周六的中午,邻居家的空调突然不制冷了,在这太阳如火,红色高温警报频拉的日子,空调不工作,那仿佛是让人回到了洪荒时代,一刻都待不住,邻居一家都热得象沸水中的鱼苗,大人喊,孩子叫。爷爷抱着才一岁的孙子跑到我家问有没有会修空调的朋友。我记得邻居原有一个搞家电修理的朋友,还曾经因为邻居的关系帮我修理过电器。就問邻居:“么不叫你那个修电器的朋友帮个忙呢?”邻居回答说:“去年我儿子装修房子,他叫我到他朋友的店买电器,我答应了,但我儿子后来在他同学那买了,自那以后,我感觉到他对我冷淡多了,有两次在街上碰到了,他就象没看到一样。所以,我不好意思找他了。”邻居告诉我。“是不是你想多了?我感觉他是一个很好、很实在的人,应该不会这么小气量。”我有些不相信。“我感觉确实对我有意见,不然在街上碰到么会不理我呢?所以这一年多我都没联系过他。”邻居回说。“这样,你把他的手机号报给我,我打个试下,如果他不来,那说明他的气量的确不大,但如果来了,就说明你的猜测错了。”我说完,邻居放下孩子勉强从手机中翻出号码告诉我。 我输入号码一拨就通了,对方一接后我就说:“你朋友手机坏了,让我给你打个电话,他家空调突然坏了,想请你过来帮忙修下。”对方立即答应马上就来,大约10多分钟后,那位朋友就开着车带着工具赶了过来,一进门水都没喝就动手检查修理,爬上爬下,忙得T恤衫往下滴水,大约一个小时才修好了。推上电源开关,一阵清风就在房子中荡漾,在心头吹拂,便宜都安静了,小孙子也不哭叫了。 在用冷水洗把脸后,那朋友问邻居:“这一年多,我天天穷忙,是两脚不落地,没时间跟你联系,你么也冇跟我联系呢?”朋友憋了老半天才说:“去年那个事,我感到对不起你,好没意思和你联系。”“去年么事对不起我?我么没印象呢?”那朋友问道。“就是我儿子买电器的事。”邻居回答。“你真是瞎想啊,那个事算个么事?我当时只是推荐一下,你儿子在同学那里买也很正常,我根本没想这个事,我那朋友也没问。我说怎么你完全不和我联系呀。你这人就是心太重,总把人想得那样狭窄。” 那位朋友笑着说。“那么有两次在街上看到我你不理我呢?”邻居的疑虑还没消除。“没有啊,可能是你看到我,我没看到你呀。”那位朋友回答。“啊!”邻居长长地叹了一声。 他们的对话引起我的思考,生活中有多少误会、多少过节都是由于用灰暗的心理猜测别人,把别人的心思想偏了、想窄了、想多了、想深了造成的啊!有些人因为在生活受到过欺骗和伤害,就认为现在是骗子遍地,忽悠成风,就变成了“老不信”。有的人受心胸和眼界的局限,心中总差了一点阳光,少了一点朗润,总是用一种灰暗的心理去猜度别人,总是用一种偏执的思维去分析别人,把别人想像得那样猥琐、那样狭隘。总以为别人也象自己一样,心胸比针眼小什么都放不下,遇事就斤斤计较。有一点不遂心就怨天尤人,有一点不如意就寻机出气。有时一点小事他们也会过度猜想,一个无意识的动作他们也要过度演绎。似乎这世界上没有真诚,没有实在,有的都是利益,都是算计。因此,得到别人帮助时,他们总觉得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连两个字的“谢谢”都不愿意说出口。甚至于还认为,别人帮他是有所图,而且帮得不尽心、不尽力。当别人因故不能帮到位时,他们 更是满腹怨气,满腹牢骚。但当别人需要他的帮助时,他又精确地计算利益,算到自己不能获利或获利不多时,他们就袖手旁观,甚至看到孩子掉进井里也不拉一把。许多友情由此变异,许多过节由此产生,人与人变得更隔膜了,心与心变得更陌生了。 这种以灰暗猜人心的结果就是损人不利己,因为他难以交到真朋友,也找不到真知己。试想,你用灰暗猜人,人又怎么可能阳光待你?你把别人想象成小人,人又岂能把你当成君子?你以利益相交,人又岂会以真情付你? 因此,多一些阳光,多一些真诚,多一些大度;少一点偏执,少一点虚伪,少一点狭隘,莫以灰暗猜人心,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是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