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列兵

- 积分
- 22
IP属地:湖北省
|
几天前,工地旁空旷的山腰上,一栋孤零零的灰色小楼终于倒下了,消失在一片烟尘和瓦砾之中。死活不出门的主妇此时已被扔在了刚抢出的电视煤气灶和被子等“值钱”的家当边上,声音已经嘶哑,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奇怪的是家里的男丁竟全不见踪影。烟尘尚未散去,拆迁队的车辆已经启动了,挖掘机高昂着骄傲的头颅,咣当咣当摇晃着钢铁身躯准备离开。不久,一切归于平静。
所谓 “钉子户”。其实是法治社会的产物 ,没有法治的土壤,你有再多的不满、无辜或无奈也当不成钉子户。据说,这户人家要价很离谱,果真如此就不应该了。笔者以为,房子土地没了,只要日后足以安居乐业,生存无忧就好。为大局,对要价奇高的刁民,笔者支持强拆,但还是要先走一走法律程序才行。
政府总是希望获取土地的成本越低越好,与让出土地的居民愿望正好相反,但作为弱势的一方常常只能委屈求全。这一点是所有“高大上”的媒体所讳言的,只因这一矛盾与国家的政策精神相悖:拆迁是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是为了集约使用土地,是为了发展经济,是为了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等等。
近十余年来,新洲区在可能“开发”的区域,一直强力杜绝农民建房,无论出于刚需还是改善需求,一律禁止。否则,动辄数百人的“执法队”一哄而上,再牛的刁民都得趴下,只好眼睁睁看着多年积累的财富瞬间化为尘埃。政府所做的一切,无不是为了减少日后可能支付的拆迁补偿,一切无不是为了出让土地时利润最大化。人民的衣食住行安居乐业什么都是浮云。但基于生存需要,建了拆拆了建的“悲喜剧”总在轮番上演。被拆的农民无不大放悲声,拆违的执法队员们则总是满怀百战百胜的喜悦,与漫天尘土一起扬长而去。当然,面对超出人均使用面积和一户一基的“种房”行为,天理还是会站在“执法队”一边的。
“城市化”还会继续 。尽管楼市去库存越去越多,但有外地的炒房客和怀揣补偿款的本地农民抬轿,楼市还将继续火爆,所以拆迁远未结束。
作为精英云集的政府部门,为什么总是拿不出一个让人心服口服的拆迁方案呢?如果仿效一些地区按人头还建安置,何来拆迁后无安身之所呢?按照2017年的拆迁标准,如果每户住房面积达到200平米(相当于两间三层楼房),就能获得80多万补偿,可以买100平米以内的毛坯房,如果没有搭建和种房,基本回到解放前。可是没有200平米住房的农户大有人,没有100平米住房的也大有人在。没有按户籍人口的住房安置和生活保障何以服众?如果超过一户一基而产生的搭建面积按成本计费,何以有拼了老命的种房人?何以有拆了建建了拆,无休止的浪费社会财富的悲剧重复上演?现今的基层干部不仅毫不顾忌党的形象,而且常常导演一曲曲“围剿”农民的拆迁战役,自绝于人民。为了一小撮人的利益和权威,他们究竟将人民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置于何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