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边城树叶 于 2017-8-16 14:12 编辑
防止“不搞大开发”出现误区:不再发展!
做事最可怕的是忽冷忽热、忽左忽右。一国、一地、一人,都是如此。毋庸讳言,过去有些地方由于盲目一窝蜂乱搞大开发,造成不少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破坏。正因为如此,国家从长远发展出发,才作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这无疑是英明之举。
但是,我们很多人由于认识的欠缺,很容易曲解、误判形势,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你不是说不搞大开发吗,好,那我就只强调保护,绝口不提“开发”二字,什么东西都是“原生状态”,譬如明明是必须而且已经规划好的产业项目、城市道路,统统原地踏步,哪怕这里那里长满了野草,也绝不再向前推进一步。其所执行的“不搞大开发”,搞成了不再追求新发展,更不敢提任何“大发展”。
今看网民评论宜昌将修订城市总体规划的新闻消息,见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字眼,就有叹息说:宜昌的经济发展算是完蛋了!这就是一种误区。其实这样的误区,并不是网民缺乏理解,与我们的舆论导向有很大关系。因为至少今年以来,我们在媒体上所看到的最多最强烈的,几乎全是有关“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宣传内容,而如何加快宜昌新形势下的发展建设,则显得十分薄弱,一热一冷分外鲜明。
市政府说“不搞大开发”,并不等于不要开发,更不等于不要发展,而是强调在生态修复和保护前提下,实现转型发展建设,是追求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大效能、更符合历史潮流的发展建设目标。恰恰在这一点上,宜昌的媒体和舆论导向出现明显欠缺,很容易造成公众迷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