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没有梦想就没有 希望,没有希望就没有了生命意义。紧紧抓住梦想,因为梦想若是死亡,生命就像折断翅膀的鸟儿,再也不能飞翔;紧紧抓住梦想,因为梦想一旦消亡,生活就像荒芜的田野,雪覆冰封,万物不再求生。作为教师的她,因为有梦想的存在,才能真切的 体会到职业带来的幸福感;因为有梦想的存在,才会甘于付出,乐于奉献;因为有梦想的存在,才能在单一而循环往复的教学工作岗位上,定好自己的目标,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归属感。 不忘初心 心系教育 无私奉献 ---------记湖北省潜江市2017年“十佳教师”周矶办事处光明中心小学孔丽 她很喜欢这样一首诗: 我不是迷人的桃花,无力为山川增添盛装; 更不是国色天香的牡丹,无力为城市带去芬芳美丽。 我愿是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 在广阔的农村大地生根、发芽, 留下一缕芬芳, 一片翠绿…… 带着这样的梦想和希冀,在1997年9月她正式加入了教师队伍的行列。从那以后,她有了一个特定的称谓——老师,注定她的一生都要干做人梯,就像那广阔大地上的小草,心怀凝重的爱,在春天为大地增添生机,谱写希望,而在收获的季节却悄悄隐藏。三尺讲台,就是一片沃土,她精心耕耘未来;三寸粉笔,就是一腔赤诚,她将灿烂的黎明描绘。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她愿放飞爱的翅膀,与梦想同行,忠诚教育,尽心奉献,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如今的她工作已有20个年头,虽没有惊天的创举,也没有动地事迹,但她对教育事业一直忠诚并热爱着、拼搏并奉献着。 心系教育——就会看到遍地花开。 刚到逸夫小学工作一年,学校便安排我去带学前班。当时自己感觉压力很大,但她能服从大局,积极接受安排。安排到哪,就将根扎到哪、心定到哪。我始终相信,无论面对全新的岗位,还是不熟悉的教学科目,不会的、不熟的只要主动学习请教、刻苦钻研、埋头苦干,自己的工作就会出成绩、有起色。 1999年,办事处要办一所幼儿园,将她从小学抽调到幼儿园工作。面对幼儿园的工作环境和庞大的工作量,很茫然,也很无奈。可当她走进教室看到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以及他们在无助时一声声 “老师、妈妈……”哭喊声时,她什么都忘了,只知道她是一名老师,一名幼儿园老师。她应该细心地呵护每一个孩子,用爱心教育每一个孩子,耐心帮助每一个孩子,就这样一日又一日,开始了长达8年快乐而又充实的幼教生涯。 2008年,回到逸夫小学,又是一番别样的景象,学校安排她带一年级班主任,以及语文学科。这些孩子有一半是她在幼儿园带过的,对于他们的性格、习惯我一清二楚,但教小学语文是她选择教师职业以来第一次,加上常年在做幼教工作,小学的教学模式及语文教学大纲是一概不知。第一天走进教室,看着班上43个孩子,想起了当时从小学到幼儿园的第一天,也想到了人们常说的:“教师是为未来工作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她感到教师职业的那种光荣性,当时便下定决心:一定要迅速的成长起来,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快速提升,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2016年交流到光明中心小学,这一次的调动,她少了些许茫然,少了些许犹豫,因为,在这片沃土里已工作20年。 给点阳光——就能换得满园春色
她热爱她的学生,她信奉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只要把他的优点扩大化,把他的缺点缩小化,他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为此,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坚持开展“每周一名感人的好孩子”活动,每周班会时间表扬一位学生,夸夸他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后来借鉴学校优秀班主任的经验,加上自己班级的特点,对于班级小组长这一职位实行岗位轮换制,人人有岗位,个个有活干,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人。有一次,在组长轮换过程中,有一个小组的同学提出异议,他们小组本周轮到的组长是个后进生,上课好动,作业三天两头忘记,这样的同学当组长,他们感到不放心,当他们提出这个问题时,我发现,这位同学一脸的难堪,红着脸不说话,看到他的表情,我心里很难过。她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他是有缺点,可谁没有缺点呢?难道他身上一点优点也没有吗?”沉默了片刻,有个学生站起来说:“他卫生打扫得很干净,爱劳动。”“他爱看书”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同学站起来了,“那能不能给他一次机会呢?”孩子们同意了。为了让他能干好这个工作,私下里我找到他谈话,听听他对这个工作的看法,告诉他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当了组长就必须提早到校,整理好同学交的作业;自己还要及时完成作业,克服爱做小动作的坏毛病,这样才能以身作则。她又打电话找到了他的妈妈,让她来学校,告诉她:这是改变孩子的好机会,你要积极帮助孩子完成这件我们看来是小事,但在孩子的心目中却是大事的事。他的妈妈听连说道:谢谢!谢谢!我们一定配合您! 为了确保他能顺利完成这项工作,改变他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她还找了一位工作能力很强的学生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地帮助他支持他。那一周她一直很紧张,时刻不动声色地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一周以后,在岗位评价会上,他的工作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肯定,他们小组的作业上交得最及时,最整齐,小组的纪律也最好,同学们对他的工作报以热烈的掌声。看到他脸上那份久违的幸福,我感受到他心中的阳光,她知道从今往后,他一定与过去不一样了。 看到班上孩子们渐渐长大,慢慢懂事,她真真切切的感到,对于孩子,有时我们不需要做什么,给点阳光就能换得满园春色。 用心耕耘——就会获得累累硕果。 付出总有回报,努力总有成果。在9年的语文教学中经过领导、老师的指导,同事的帮助及自已的努力,她的教学水平稳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进一步扎实。在2009年3月参加省小学语文课程研究学习回来,上了一节汇报课,听课的老师大赞她进步不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010年参加湖北省小学语文新课程研究课竞赛获得二等奖;同年9月参加市教育工会组织的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得二等奖。2016年潜江市开展名师辐射引领活动,她有幸成为了周矶学区小学语文工作坊坊主。一年的工作坊活动,在周矶学区领导的正确引领和全体成员的努力,2016年我们的工作坊被评为了优秀。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教育这片土地上,她付出了,她快乐了,她也收获了。2016年度教育学会组织的群众性学术研究活动中,被评为优秀会员;在市第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学校美育节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2015年在市学校美育节活动中评为优秀辅导教师;2012年8月,被评为市师德标兵; 2011年参加国培计划补充项目——教师心理健康培训中,被评为省级优秀学员。 教育教学的工作是繁忙的,但我仍坚持读书,乐于耕笔,勤于反思。因为我相信,经验源于实践,理论来自反思。高尔基也曾这样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善于教育他们,这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有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可见学无止境,所以经常在自己的QQ空间和博客里写随笔,而所写的《写给内心深处的你》、《承担的意义》被《潜江教育》所采用过,《让孩子学会社会交往》被编到学前教育年会资料里。2016年在省“晒晒我的获得感”征文中,她的《分层家长会 沟通无极限》荣获一等奖;2014年,她的《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在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中评为二等奖;2012年9月,参与国家级课题《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结题并荣获一等奖;2016年参与的市级课题《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顺利结题。 昨天的殊荣已成为过去,今天的她仍需努力。如今的社会也正处于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更新、科技更新越来越快,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 她曾梦想做一个无私的太阳,把自己的光芒照射到每一粒种子的身上,让他们都扬起自信的脸;她也曾梦想开掘一口激励源泉,站成一盏引路明灯,带着经久不衰的爱,将她的教育生活涂满明丽的色彩。今后。她将继续与她的梦想同行,把忠诚奉献给教育,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希望,直到永远! 相信,总有一天,她的身后会是一缕芬芳,一片翠绿…… 因为她有梦想! 采访、撰稿:黎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