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有点象圆明园的遗址 生活该怎么过,还是得怎么过。 在刘歆生的重要点拨下,上官于是拿点定了主意,买了那块G地。 要买那G地的开发商,不止上官明白一个人。这些要买G地的人,是不是都受到了刘歆生的点拨?不知道。 可能,只是可能,不说是全部的开发商,至少有一部分的开发商,可能是受了那刘歆生的点拨的。不然怎么都知道那G地的潜在价值? 既然都要买,而G地又只能卖给一个人(开发商)。 怎么办?卖给谁不卖给谁,说是竞标,那都只是形式上的公开、公平竞标,实际最后的决定权都在政府副职官员手里! 政府副职官员他管着地,他就是土地灶王爷,他就是土地菩萨。 灶王爷也好,菩萨也好,面前总是飘着悠悠的清烟。那是人们敬上的恭香。恭香的旁边,还有什么苹果、香蕉,等等,等等,那是人们敬上的恭品。 寺庙里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 在现实生活的寺庙里,人们实际敬给“土地菩萨、灶王爷”的恭品、恭香,那可就远不止这么的简单了! 上官之所以能买到那块G地,不是他比别人能耐多少、高明多少。主要是他上的恭品,是政府副职官员最需要、最垂涎的物品。 什么物品?两幢别墅!一辆奔驰!那两幢别墅座落在什么湖的湖畔,那地方偏僻,没几个人知道那地方。 上官给政府副职官员送奔驰、别墅,那不是行贿吗?政府副职官员收了别墅、奔驰,那不是受贿吗? 那还用问?当然是! 这真是奇了怪了,这么简单的道理都还不明白?小学生都明白的道理! 但是,抓到了,“双规”了,那才是行贿受贿的行为。没有抓到,没有“双规”, 那行贿受贿就不是什么行为的行为了,而照样都是“为人民服务”! 这个道理都是明白的! 上官明白当然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一点! 上官得到了那块地,稠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不料,地是买了,却没有盖房子的钱。他们圈子里的人都把那钱不叫钱,叫资金。很高雅的一个冠名。 正赶上了金融危机,银行日子不好过,盖房子缺乏资金周转,房子怎么盖?满肚子的雄心大志全泡了汤! 房子盖不成,地只好就那么闲着、空着、凉着、荒着…… 这天,上官开车准备到古佛巷去。 不是要找那个什么罐吗?人们都说那罐在古佛巷,不管那罐是不是在古佛巷,去看看总还是有必要的。 这是他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呀! 车子经过那块G地,上官把车子停了下来,想,看不看那地呢?好长时间没来看了,也不知那地荒成了什么样?还是去看看吧,不管怎么样,既然买了下来,总还是自己的地。 上官胁下夹着公文包,在G地周围转了一圈。 倒闭的那厂子,厂房拆得七零八落,荒草长到了半人高,风一吹,瑟瑟的响;半拉子的墙,奇形怪状,淹没在荒草丛中。看那景观,还真有点象圆明园的遗址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