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曰:“不按规矩,不成方圆”,不论是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其选址有规范,房屋结构有特定模数,不按规范建的房屋必然不伦不类。传统房屋基本都是三间、五间、或七间以上单数组合,如天安门、美国的白宫、日本的首相官邸等都是单数组合,寺庙教堂等更是严格采用单数组合。这样,整栋建筑才会有中心屋,才能左右对称,否则中心就是一根暴牙(柱子)。现在国内不少房屋立面为双数,足以说明当代懂传统建筑知识的设计师越来越少,甚至连建筑常用理论模数都不懂的设计师大有人在,笔者每看到双数楼中心的一颗暴牙柱,不免为传统建筑文化的丢失而感叹! 近年来笔者踏勘了不少传统民居,其选址和房屋均严格按古建规范而建,没发现一幢房屋是双数。集镇上有的门面宽度即使只有7米,也要分为3间,以避免房子无中心。根据本人实践,双户型房屋在城市人口密集区对人体影响较小。而在乡村,周边自然环境对其房屋的人丁兴旺有密切的相生相克关系,如马河镇廖氏老屋建于清乾隆年间,由于迎面朝山白虎当旺(易损男丁),初建房时就没有开大门,而是从左边厢房另辟大门出入,以求既旺财又旺丁,结果还是影响发丁,几乎代代招婿延续至今。钱河村韩氏老屋开间尺寸超大,违背了民居规范尺寸(民居房屋宽度一般为3.3米、3.6米、3.9米、4.2米,最宽不超过4.5米,而韩氏老屋每间宽度均在5米以上),导致房屋空间过大,该屋笫一代人发了后再没兴旺。远安县樟沐村曾家老屋占地2000余平米,大小房间74间,堪为大宅。由于右护山(白虎)高于左护山(青龙),古语云“宁让青龙高一丈,不让白虎抬一尺”,白虎山高于青龙山易克主。我根据传统建筑学理论当即断定,此屋场男丁弱,女人旺。加之前面朝山太远且低下,所以我又断言曾家老屋没出过大贵人。看的出老屋在修建后采取增门厅、修甬壁、改门向,曾经多次调整建筑风水,可惜作用不大,可见地理环境对人的生存非常重要。 人忌高调,其实建筑也忌高调。不少有钱人建大宅子后,人生运势随之走下坡路,甚至带来灾祸。前不久,笔者旅游途中看到一豪宅,选址和建筑设计均有违传统建筑学,主人又在大门左右安放了两个煞气很重的古铜狮子(民居大门忌放狮子),大门前又置一装满元宝的大铜鼎,意在生财,孰不知天道忌盈,盈满则溢。建筑忌露,露则招损。财要藏,藏则丰厚也!京山县永兴镇南庄村易氏老屋不求奢华,严格按古建规范而建,几百年人宅相扶,清乾隆至咸丰年间,易家三代出了三个进士、三个举人,被誉为“南庄六易”。 现在不少乡村住宅选址在高岗无水之地,完全违背中国传统建筑学,何谈人与自然和谐相与,最犯忌的是每户几乎都是双数,前无厅,后无堂,人居其中岂能久安,纯属资源浪费,这里不容赘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