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14
上士

- 积分
- 524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
小时候我见得最多的是我家门前的两个池塘,一左一右,感觉很大。左边一个池塘靠着山,水较深,从没见抽干过捞鱼,因为靠着山也不能用于灌溉,水较清,人们常在那洗衣,我们也会在里面游泳,右边一个池塘靠着农田,水要浅一点,每年夏天灌溉后水就更浅了,我们会下去捞鱼,每年的过年前生产队还会把水抽干捞一次鱼,我们也会在生产队捞过鱼后再捞一次小鱼,然后要清一点淤泥,但每次装满水后虽然变清了一些但还是没有变绿,属于白色,也就是我们说的无色。
后来走出门见过山中小湖、山间的河流,那也是青色,只不过更清澈一些。再后来见到长江,它有时是混黄的,有时也会是白色的。我仿佛明白了水的确是没有颜色的,我们看到的颜色是因为环境的溶入,反映的也是环境。
直到我见到了大海,在大海旁长期的生活,又见到了梁子湖,在湖中岛中居留,在湖中游玩,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大海是湛蓝的,湖水是碧绿的。辽阔的大海我们无法看到他们的边际,正因为她的辽阔一一辽阔的无污染的区域,才能使这片天空展现出蓝天白云,这才是天空的本色,而她的博大又容得下这片蓝蓝的天空,并将这蓝色溶入了辽阔的大海之中,这样就形成了湛蓝的海水一一海水共长天一色。
后来陪父母去梁子岛住了一天,看到湖水是绿色的,开始总感觉很脏,怀疑湖水是被污染了,后来坐着船四处转了一下,也拍了许多照片,这才明白湖的周围一般都是山,山是绿色的,山的颜色溶入了湖中,而入江口一带山较少,绿色不多,这地方的水就成了青色的。我想“青山绿水”这个词应该就是这样来的吧。
我似乎明白了自然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越广阔的胸怀就能溶得下越多,也越不容易被外物影响,展示出更多的本色,人和自然不也是一样的吗----上善若水,有容乃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