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冈新闻网(通讯员吴句兵 曹竞帆)6月13日,位于黄梅县小池镇的湖北萌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苗工厂里,70岁的袁应顺和村民一起忙着嫁接菜苗。
2017年5月,黄梅小池镇石花屋村大学生徐步升返乡创办该公司,张全民等5名贫困户被列入产业带动脱贫对象名单,他们在公司打工,每人每年可增收1万余元。
该县将能人回乡和产业扶贫有机融合。积极引导回乡能人建设上规模、有影响的连片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大基地的扶贫带动作用,增强农村市场主体实力,为产业扶贫提供有力支撑。贫困户不仅能通过土地流转得到租金,还可通过务工每年实现户均增收5000至10000元。苦竹乡青山绿水生态农业项目带动36户贫困户,大河袁夫稻田项目带动50户贫困户,孔垄火龙果基地带动21户贫困户。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按照“沿山、沿江、沿湖”的不同产业基础,在独山、停前等乡镇发展生态葡萄、油茶、蓝莓等生态种植产业,在孔垄、分路、刘佐等乡镇发展生态蔬菜产业,在濯港、下新等乡镇发展综合种养产业,在柳林、苦竹等乡镇发展畜禽养殖产业,在五祖、柳林、大河、杉木、蔡山等乡镇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产业,在独山、柳林等乡镇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全县共发展林果特基地11.6万亩、蔬菜种植18万亩、发展“虾稻共作”18万亩、水产养殖40万亩、A级景区酒店农家乐旅行社共15家,全县共建成67座分布式5座集中式总装机8316KW光伏电站。
创新多元产业帮带模式。湖北瑞坤旅游公司实行“旅游产业+贫困户”模式,与136户贫困户签订帮带协议书。湖北龙成农林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行“农业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与停前镇8个村234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大河镇太山村实行“龙头企业+村党支部+农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支部建立合作社,村级每年集体经济收入可增加近10万元。黄梅谦益生态农业公司采取“电子商务+贫困户”模式,带动当地60家贫困户就业。五祖镇中山村实行“村社共建+贫困户”模式,依托山林成立合作组织,将全村51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黄梅萌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合作社员100余人就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