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端午节的来历?”“我知道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主持人的话音刚落,人群中阳日中心学校五年级的贾旭丹就高高地举起小手,欢快地跑向主席台。
6月18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由林区文明办、林区文体新广局、阳日镇主办,神农架擂鼓台非遗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羚雅礼仪公司承办,神农架论坛、阳日中心学校等单位协办的“凭吊屈子魂 齐唱爱国歌”纪念活动在阳日镇三闾书院举行。公祭人向屈原像敬献了鲜花,全体人员三鞠躬,阳日中心学校副校长蒋治斌代表祭祀人员诵读了祭文:“时值五月初五端阳,众聚南河三闾书院,虔诚凭吊屈子忠魂。……人生谁无死,丹心照汗青!君看楚屈子,光与日月争!魂兮归来伏维,尚飨!”抑扬顿挫的语调、感人肺腑的话语,让在场每位人员无不感动。 阳日学校的童声诗朗诵《橘颂》拉开了文艺表演的序幕,歌曲联唱《闪闪红星》《文明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把纪念活动推向高潮。 擂鼓台非遗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歌舞《端午更念我哥回》荡气回肠,神农架舞蹈协会的配乐诗朗诵《悼屈原》让人陷入沉思,蒋治斌的《记忆》把人思想的愁绪再次带向远古,他朗诵的《端午拾零:感悟阅读》将传统文化与经典诵读的收获进行了完美结合,神农架音乐家协会的京戏《梨花颂》让人感受了国粹的魅力。 精彩节目一个接一个,在热烈欢快的地方锣鼓《打起火炮唱起歌》中结束了纪念活动。 阳日学校校长余洪恩说:“在三闾书院举行纪念屈原活动,今年是第三届,我们学校的师生连续三年都全程参与了活动,师生们已经深切的感受到了这种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带来的效果,我们要让爱国思想扎根于每个学生心中。”(图文 岳文福)
延伸阅读:三闾书院 神农架林区东部重镇阳日薄磨街,307省级公路旁边有一座古建筑,就是三闾书院的旧址。 据史料记载,三闾书院原称“武昌庙”,是清道光丁酉年(1837年)九月由武昌同乡会和当地有识之士共同修建,当时其建筑群规模宏大,坐北朝南,分别由东西厢房、东西耳房、戏楼及门楼组成,建成时时任翰林院詹事府内阁学士右赞提督湖北全省学政孙为赠“冬雪春晖”木匾一块,其群落东西纵48米,占地面积1968平方米,属湖北地区典型的四合院古建筑群落。 三闾书院大殿正中供奉镂空二龙戏珠“屈原大夫”牌位,高约1.5米左右;其左右分别供奉有“财神”、“杨泗将军”牌位,高约1米左右。正面墙上分别彩绘屈原大夫像、财神坐骑猛虎、杨泗将军坐骑蛟龙。其牌位做工精细,彩绘精美,显示了深厚的艺术修养。 三闾书院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华民国和抗日战争中多次被设为“乡公所”等党政重要机关。 1995年12月7日,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将“三闾书院”公布为林区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1月2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将“三闾书院”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秋冬,林区文体局遵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文物维修原则,由湖北省殷祖古建筑园林工程公司对其大殿进行全面维修,现已呈现在世人面前,供广大游客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