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索趣谈 炎炎夏日,扇子是祛暑纳凉用具, 若溯其源,“五明扇”,却有它的来历。 舜帝接受尧帝禅让,“用扇视野”,求贤辅席, “宫扇”,为后世出行时遮蔽风尘,遮挡阳力, 与伞的功能确实同功无异。 商亡周兴,周武王用雉尾扇,是地位象征, 感仪道具,皇帝使用,专门定制而成。 唐玄宗开元年间,羽扇障合,俯仰降升, 等到皇帝坐定,撤去羽扇,才露出容圣, “凤尾扇”!自此时,华夏大地流出名声!
扇子!摇风纳凉始于汉代,不属地位权力象征, 扇子!自汉代起,转变为摇风纳凉官民的用品。 西汉才女,汉成帝宠妃班婕妤,曾写《怨歌行》,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绝句天下闻! “合欢扇”!喻“合欢”,有“团聚”,左右对称。 中国古代提倡女性笑不露齿,见男用扇眼几! 用扇遮面!一把扇子便成了很好的道具! “屏面”、“便面”、“障面”的雅称,戏台常见这些“礼仪”, “度量异好有圆方,来风避暑致清凉”,把柔情辑, 手持一柄团扇,佳人美女更令男性醉迷!
古代名土青睐“羽扇”,这是用动物羽毛制作的, 使用羽毛扇最有名的人物要算诸葛亮的大气! 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羽扇,胸有制敌大计, 羽扇摇动,指引鹿群走向,蕴含着领导、指挥之义。 扇子发展到明清,檀香扇,竹扇、葵扇、芭蕉扇多猕, 方、圆两种劈路走,异形、折叠多态又多级, 用木、竹做骨架,上面蒙贴上纸和绢,人见人欢喜! 扇面作画成一景,侍女手中纨扇有画,开放不封闭, 定情扇!李香君情定才子侯方域誓死不另配,撞头断了气, 《桃花扇》,这出名戏,千古绝唱“折散”含深意!
扇子索趣句,古今皆有戏。 博闻钩沉中,浩荡滚流溪!
水灵磁场 海洋、河流、湖泊、水分子不息动荡, 船在古均州上的汉江,我轻摇着舟浆。 这里,本不是库水,竟成深不可测的水方, 库水,在白昼映照出天光,像镶嵌在大地的月亮!
曾经的铁打均州,没入水中暗暗隐藏, 隐约看到了青砖,看到了青砖磊砌的城墙。 水中暗流涤荡,还保持着从前的模样? 它们没有分崩离析,顶住了偌大水的压强!
一群群经营着家园和生活的人,怀着痛伤, 最终忍痛抛离了世世代代细致耕耘的家乡! 从1958年起,不到三年间,迁离故土人行行, 舍小家、为大家,库区移民告别了“爹娘”!
当年牵着父母衣襟离家的稚子,已是满头白霜, 当年的老者,业已化为泥土,灵魂享乐在天堂! 水面之下呀,那是水的记忆,也不只是水的流淌, 水是有灵魂的,就象正常人脑捕捉万物的磁场!
谁知道:水下的时光,比陆地上的时光更为悠长? 影子知道:那些石头,青砖、城墙,会不会生长? 隔开足够的光阴,才知道自己把一切留给了时光, 什么从来不曾被我们忘记,才知道什么值得回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