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广线信阳至陈家河段改造 提速"瓶颈"将打破
2005-11-11 18:21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武汉11月11日消息(记者张毛清 通讯员郭金富 )11月8日,在鄂豫交界处的鸡公山,随着鸡公山隧道挖掘机的轰鸣声响起,京广线信阳至陈家河段铁路改造工程正式动工。
京广铁路是我国南北铁路交通大动脉,贯穿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6省市,在我国干线铁路中经由省会城市最多,连接其它线路最多,运输最为繁忙。京广线贯穿南北,承东启西,是我国铁路的重中之重。但是,穿越大别山西段的京广铁路由于弯道大、坡度大,列车最高时速只有80公里,而且是京广线唯一需要两个火车头牵引的地段,成了京广线提速的卡脖子区间,严重影响了京广全线的运输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这段改建的铁路北起河南省信阳市,南至湖北省广水市杨家寨镇陈家河村,穿越连绵起伏的鸡公山,整个工程将新修正线铁路78.898公里,为国家一级复线电气化铁路,运行速度按照200公里/小时设计,货车速度可达120公里/小时,列车牵引总重可达5000吨。新建鸡公山、广水、杨家寨三个车站,改建现有李家寨车站,封闭现有鸡公山、陈家河车站。主要工程量有:路基土石方699万立方米,桥梁43座总长10.2公里,隧道9座10.7公里,其中鸡公山隧道全长5658米,几乎打穿鸡公山,为全线控制性工程;新武胜关隧道2450米(原京广线武胜关隧道仅有299米,是京广线中段唯一的一座隧道),桥隧占改造线路长度的33%,新征地3640亩,工程总投资近20亿元,建设总工期1年,2006年底建成。
这段改造工程完工后,坡度将下降两倍以上,弯道大大减少,线路更加平直,列车速度可以大幅度提高。该线路的提速改造将在节省旅客旅行时间、缩短货物在途时间、降低铁路运行成本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于缓解京广干线中段运输紧张局面,加强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湖北、河南在中部崛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资料:京广铁路郑州至武汉段1895年开始筹建,1897年4月开工,1906年4月竣工。复线工程于1954年4月开工,1961年9月建成。1987年5月—1992年12月进行了电气化改造。1997年以来,铁道部先后对京广线进行了5次提速改造,但是,信阳至陈家河段因为穿越大别山区,修建年代久远,既有线平、纵断面标准低,工程改造困难、复杂,一直是京广线提速的“瓶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