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
光明网
2小时前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7月23日5时
迎来“大暑”节气
“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
**中。
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
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通纬·孝经援神契》
腐草为萤
土润溽暑
大雨时行
大暑,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正值中伏前后,是全国大部分地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二候土润溽暑
三候大雨时行
第一候 腐草为萤
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杜牧曾在诗中写到“轻罗小扇扑流萤”。当你看到萤火虫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第二候 土润溽暑
《礼记·月令》中言“土润溽暑”,即降雨多,土壤、空气湿度大,温度高,是农作物疯长的时刻。
第三候 大雨时行
《逸周书》曰:“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又曰:“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大暑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也是雷暴最常见、高温日数最集中、最频繁的时期。
“大暑”节气
全国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习俗
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要“喝暑羊”(即喝羊肉汤);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台湾有民谚“大暑吃凤梨”,说的是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