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上半年湖北省各地GDP已经出炉,十堰出人意外的达到870亿,从第九跃升全省第五,并且以232亿的净增额列全省地市第一,增幅达到惊人的36%。
在大家一片的惊艳声中,我却相当淡定。因为据我对十堰各方面情况的了解和熟悉,首先这个位置十堰是实至名归,其次也验证了我一直以来的猜测,数据这东西的可操作性太大,没必要大惊小怪。按常规十堰今年的经济形势远比不上去年,36%的增长速度是绝对不可能达到的,更不可能以去年的经济规模在半年中就净增232亿,十堰从建市以来全年也没净增这么多过。这种情况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十堰的GDP一直被低估,今年只是对十堰的数据进行修正。
由于我从事的工作与经济有关,因此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就对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情况比较关注,因工作关系,尤其是对省内各地的实际经济情况了解的比较透彻,以前是从新闻媒体和统计年鉴上,后来是从各论坛上了解到湖北各地的经济数据。一直对十堰的经济数据和省内排名感到非常困惑,即使因东风公司搬迁的那几年十堰的经济陷入停滞,我也认为十堰的经济水平和全省位次不应该是那个水平。我曾经与关心十堰经济发展的一帮网友,在新华网城市论坛和东湖论坛以及十堰本地论坛上多次探讨和呼吁过,但却没有得到任何答复,相反还遭到一些地方网民的数落和调侃。在某些问题上与其它地方网民争论时,十堰的GDP以及经济排名也会成为对方攻击讽刺的把柄。长期以来十堰给别人的印象就是经济增长缓慢,贫穷落后。但2005年十堰正遭遇东风公司搬迁,经济发展停滞,“废都”的称呼甚嚣尘上之时,全省经济数据大挤水688亿,占当年GDP的10%,除了武汉十堰,各地都不同程度被调低了数据。从2000年到2017年间,全省地市除了宜昌襄阳(众所周知的原因)十堰的经济增长速度居然是同级城市最高的,这一切都反应出十堰经济实力的雄厚。
从2015年开始,有一种按支出法计算GDP的排名,十堰以1900多亿排在全省第四名,比当年十堰按常规计算的GDP1300亿足足高了600多亿,2016年按支出法计算的GDP达到2200多亿,比当年常规法GDP1400多亿高了800多亿,并且全省各地除了十堰与少数城市外,其它地方支出法与常规法的数据都相同,这充分说明了十堰的经济数据被刻意严重压低,具体什么原因还不得而知。
值得欣慰的是,2019年国家将开始规范地方统计数据,十堰被刻意压低的数据将恢复正常,十堰的经济实力位置也将实至名归。作为因数据被压低而被别人奚落讽刺却默默承受多年的十堰人,我们也不妨张扬一回,来对十堰今年的GDP来个大胆的分析预测。若按照各地支出法计算的GDP,2015年十堰为1900多亿,2016年为2200亿元,比2015年增加300亿,2017年没有确切的数据,但因2017年十堰的经济形势远远好过2016年,增长速度排全省第一,净增的数额也应该高于2016年的300多亿,总额大约为2600亿,2018年经济形势虽然没有2017年好,但因为基数增大了因此净增额不会低于2017年,这样总额就大约在3000亿左右,足足比十堰去年的数据高了1300多亿。当然这只是设想,至于十堰今年的经济数据到底能够调整修正到什么程度,我们还是到年底见分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