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兰子长篇小说《天使之泪》(第4章)
书接上一章: 杨玲老师在后山坡的野麦地找到了再次逃课的学生陈星宇,一起向学校的方向走去。在小说的第二章里,读者可以知晓陈星宇的情绪时好时坏,虽然上中学对比读小学时逃课的次数少了,“可仍旧隔三岔五地逃课”。通过杨玲老师耐心地教育,“她很久没有逃课了,她跟杨玲许诺,她说无论如何,她不会逃课。”陈星宇这次有违诺言的行径,让杨玲心里难受至极。作者采用心理描写,展现了杨玲矛盾的思想斗争,“真想以暴力来对待暴力”,这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法抑制的愤怒”;“可看着陈星宇那低微的头,不停的抽泣声”可怜的样子,心生怜爱,只好将怒火压了下去。这样写出来的人物让人感觉真实可信,毫无夸张。 师生俩回到宿舍里,陈星宇没有对逃课的原因据理力争,或许她感恩于杨玲老师平时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极力表现出一种负罪感。杨玲想到几个月的辛劳与期待的美好结局化为了泡影。面对陈星宇的哭泣,表现出往日的不同,是严厉呵斥,要她学会坚强。 其实,杨玲是有苦衷的,为了陈星宇,她的教育方式令数学老师吴启超主任(学校行政领导之一)的不满。当然,为了不让杨玲老师失望,陈星宇又表现出了敢作敢当倔强的神情——想主动去向吴老师和嘲笑自己的同学认错。杨玲没有让陈星宇自己去认错,要她呆在宿舍里反省自己逃课的行为。作者接着以自然环境的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复杂的变化,去向吴主任作解释。 随着情节的发展,作者对故事的展开连贯自然,进行了精彩的结构与处理:杨玲敲响了吴主任办公室的大门,里面的环境,吴主任与林佳佳老师俩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给人一种有失师德及“暧昧”之感,杨玲大胆正义的陈述与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杨玲一针见血的言辞:“我今天来的目的,和考核分数工资等等无关,我是想跟你说,陈星宇的家庭,和她的生世,全校的人都知道,希望你在我们班上课时,多关心她一下,别总是针对她以前的事情在很多学生面前揭她的短。”充分体现了一位真正教师的优秀品质——善良,正直!
文章对“楼道间墙上张贴的标语”与林佳佳名列其中的“一年一度的职称公示栏”的描述,则是对学校畸形教育有力的讽刺。 杨玲为了学生陈星宇,不怕今后面临着如何处境,而得罪了吴启超。“吴启超恼羞成怒,杨老师,你不要以为你有多纯洁,反映来反映去,还不是和工作成绩有关,告诉你吧,以后出现的在你身上的麻烦事情,别怪我们学校没有人性化,我们的人性化,不是对每个人都搞这套的。”杨玲老师将面临如何的处境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