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贵州
- 精华
- 0
少尉
 
- 积分
- 1209
IP属地:贵州省贵阳市
|
[size=0.8]就版图面积看来,当今石首在湖北不过一蕞尔小市。然而,或许你不知道,半个世纪前的石首却是荆楚大地名副其实的中等县份:从1950年至1965年的区区15年间,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划进与划出两抵,石首共减少了420平方公里的版图面积,这相当于现在桃花山、调关、小河口三镇和城区绣林、笔架山两个办事处版图面积的总和。
[size=0.8]石首解放时(1949年7月),其版图面积为1847平方公里,与现今赤壁市(原蒲圻市)的面积差不多相等。解放后,石首的行政区划共有5次比较大的“调整”:
[size=0.8]1950年,当时担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林彪主持湘鄂两省的勘界工作。由于历史原因,那时石首与相邻县份的边界错综复杂,且有几块较大的“飞地”插入邻县腹地,边界事件时有发生。是年5月16日,石首、华容两县人民政府共同商定:将原两县共管的石华、久合、顾复三垸的堤务与行政,划归石首;而将天人合垸、陈安、陈济垸中的石首“飞地”以及集成大垸中的三合、万家、史家等垸的堤务与行政,划归华容。同月25日,中南军政委员会通知:石首岳军乡(石首插入华容腹地的“飞地”,著名人士黄松龄的家乡)和塔市驿至马王庙共41平方公里的地域划归湖南华容,同时将南合安垸12平方公里的地域划归湖南安乡县。作为补偿,湖南将华容津南乡16平方公里的地域划归石首。
[size=0.8]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下令建设荆江分洪工程,同时新设荆江县。根据中央和湖北省安排,由公安、石首、江陵三县各划出几个乡镇新组成荆江县,县治斗湖堤,而公安县县治则搬迁南平。根据命令,石首县境西南的杨林区(范围包括石首藕池河以西,太平河以东,上起黄水套,下至麻雀岭)和黄山头9个乡共276平方公里的地域划归新成立的荆江县。不久,荆江县奉命撤销,整体并入公安县。
[size=0.8]1955年,因建设荆江大堤,荆州行署通知:将石首麻布拐以北,拖茅埠以南的马鞍垸划归江陵县,划出面积达17平方公里。
[size=0.8]1958年,湖北省成立人民大垸农场(农垦部队所属,总场场部设在流港),上级指示:将石首下人民大垸(范围:北起董市,南至杨波坦,东起中洲子,西至郑家台)共80平方公里的地域划归新成立的大垸农场。不久,因下大垸划出后产生遗留问题,石首又高姿态地将永合垸原永合公社所属的红联中队划归该农场,面积3平方公里。
[size=0.8]1965年9月,接荆州行署口头通知,石首将西南重镇藕池划归公安县,镇区面积3平方公里。至今,这一通知在省、市无任何档案可查。到底是什么原因将如此重要的城镇划出?此事对石首和当地人来说,40多年来一直是一个谜。可以说,这次重大的行政区划变更很有些不明不白。
[size=0.8]其实,每一次行政区划变更的背后,都发生过许多不和谐的音符,有时甚至出现了流血事件。由于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石首边界上至今仍存在有几块较大的“飞地”。如横沟市镇在江陵县境的“飞地”,小河口镇在监利县境的“飞地”等等,同样,监利县、江陵县也分别在石首小河口镇、新厂镇保留有“飞地”。至于石首边界上那些无名的“小飞地”地块,更是比比皆是,不足为奇。
[size=0.8]2000年,国家组织的大型省际勘界工作全面完成。经过勘查,权威部门确认石首边界总长度为252.8公里。其中:石首—公安边界线42公里;石首—江陵边界线29.8公里;石首—监利边界线64公里;石首—华容边界线81公里;石首—南县边界线20公里;石首—安乡边界线16公里。
[size=0.8]概览当今石首版图,国土面积为1427平方公里的石首像一只桃花水母横卧在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的结合部。“九曲回肠”的荆江贯穿石首全境,将市域分成南北两大片:江南923平方公里,江北504平方公里。其中:石首陆地面积为98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9%;水域面积为44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1%。全市平原面积为107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5.47%;岗地面积为254.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7.84%;山地面积为95.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