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155|回复: 1

黄冈地区历史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8-8-15 17:04: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总则】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黄冈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资本论》中译者王亚南,等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匠,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黄冈人民坚持科学发展,推动全民创业,倾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行政环境,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快构建实力黄冈、活力黄冈、魅力黄冈、文明黄冈、和谐黄冈。黄冈先后获得一系列荣誉。其中:2007年首届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第五名,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013年荣获“荆楚诗词之市”荣誉称号,2013年荣获“中国书法城”荣誉称号。2017年6月,黄冈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2017年12月15日,荣膺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第一季十佳魅力城市



【地理位置】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北接河南,东连安徽,南与鄂州、黄石、九江隔江相望。地理方位为东经114°24′—116° 07′、北纬29° 45′—31° 40′。黄冈市党、政、军机关驻地黄州,西距省会武汉78千米。全市国土面积17446平方千米,占湖北省总面积9.4%。全市总面积中,平原占12.2%,岗地占10.3%,丘陵占43.3%,山地占34.2%。东西最长距离为168千米,南北最宽跨度为208千米。



【历史前言】黄冈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旧石器时代,本区域即有人类居住。

夏商时代,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史记•夏本纪》),本地域即为皋陶后人的封地(英六即英山、六安一带)。

春秋战国时,本地属楚国。西周早期,境内即生产粳稻,从1958年8月考古发掘蕲春毛家嘴木构建筑中有成堆的粳型稻谷,经专家考定为西周早期遗物可证。

秦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本地先分属南郡和九江郡,后属衡山郡。

楚汉之际,楚项羽以衡山郡立衡山国,国都邾城(今黄州禹王城)。汉高祖四年 (公元前203年),恢复为衡山郡,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分衡山郡及南郡共十四县置江夏郡,驻西陵 (今新洲县城附近),本域黄州、蕲春等地属江夏郡,黄梅、武穴等地属庐江郡。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立蕲春侯国,传三世,复为蕲春县。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年),分江夏郡置蕲春郡,驻地蕲春,辖今蕲春、黄梅、黄州等地。三国时,本地域分属魏弋阳郡和吴蕲春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8-8-15 17:05: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撤销蕲春郡,辖地划入武昌郡,第二年,寻阳(今黄梅)县划属庐江郡,西陵、邾县、蕲春县改属弋阳郡。永嘉三年(公元306年),晋惠帝恢复司马西阳王爵位,先后将西陵、邾、蕲春等县划属西阳国(都址系今河南光山)。晋朝永嘉年间发生内乱,北方人渡淮南移。咸和四年(公元329年),西阳国司马获罪被诛,西阳国改置为西阳郡,郡址在邾城附近,辖西阳、邾、西陵、蕲春等县。咸康四年 (公元338年),在邾县侨置豫州,五年,豫州侨迁芜湖,西阳郡沿属豫州。孝武帝太元三年 (公元378年), 在九江王英布旧城置南新蔡郡 (今黄梅西南),辖蕲阳 (即蕲春更名)及侨置4县,属南豫州,本区域始为两郡并治。南北朝时武装割据,域内建置更迭频繁。南朝宋分西阳郡置建宁左郡 (今麻城西南)。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西阳郡划属郢州,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南新蔡郡改属江州。南朝齐时,建元二年(公元480年)又置齐安郡,驻齐安 (麻城西南),置安蛮左郡,驻木兰 (今红安西南),永明四年(公元486年),又置齐昌郡,驻齐昌(今蕲春)。南朝梁时,西阳郡仍属郢州,并分西阳县置信安县。又在蒙笼城(今麻城东北)置定州,在白沙关城 (今麻城西北)置沙州,在大活关 (今大悟东)置湘州,在鹿城关 (今红安)署北江州。北朝占领江北时沿袭南朝旧制,北齐天保年间,曾在域内置巴州 (今黄州地)、衡州 (今麻城地)、罗州 (今蕲春地)等,北周废巴州置弋州,改罗州为蕲州,置永宁县 (今武穴市),并将置于黄城镇 (今黄陂东)的南司州改名为黄州。隋朝统一全国,撤销原置州郡,实行州县两级制。开皇五年 (公元585年),移置黄州于衡州,分设黄州、蕲州总管府,本域分属两府。开皇九年 (公元589年)改两府为两州,将永兴改为新蔡县,永宁并入齐昌县,西阳并入南安县,在义城置罗田县。开皇十八年 (公元598年)改南安为黄冈、齐昌为蕲春、新蔡为黄梅、梁安为木兰、信安为麻城县。大业三年 (公元 607年),又将两州改为两郡,黄州改为永安郡,治所移驻黄冈(今新洲属地),辖黄冈、黄陂、木兰、麻城4县;蕲州改为蕲春郡,治所驻蕲春,辖蕲春、浠水、蕲水、黄梅、罗田5县。本区域仍为两郡并治。唐朝武德三年 (公元620年)永安郡改为黄州,且置总管府 (武德七年改为都督府)辖黄冈、堡城 (由黄冈分置)、阳城(由麻城分置)。武德四年 (公元621年), 改蕲春郡为蕲州,辖蕲春(含蕲水)、兰溪(由浠水更名,含罗田)、永宁(由蕲春分置)县。并在麻城置亭州;在黄陂复置南司州;在黄梅置南晋州。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撤销南晋州、亭州、南司州,属地分属黄州、蕲州。贞观元年 (公元627年),撤销都督府,天宝元年(公元724年) 改黄州为齐安郡,蕲州为蕲春郡,两郡并治。乾元元年 (公元758年),复改两郡为两州,均属淮南道。时黄州仍驻黄冈,辖黄冈、黄陂、麻城3县;蕲州驻蕲春,辖蕲春、蕲水、广济、黄梅4县。两州并治。中和五年(公元885年),黄州治所迁今驻地长江边。五代时,黄蕲二州先后属杨吴、南唐和后周,其州县隶属仍沿袭后朝旧制。宋朝仍为黄州、蕲州共治,先属淮南路,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属淮南西路。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曾分蕲水县置罗田县,后废。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蕲州治所迁至今蕲州,辖蕲春、蕲水、广济、黄梅4县。咸淳六年 (公元1270年),分蕲水县置英山县。黄州辖黄冈,黄陂、麻城3县。后历经元、明、清代,黄、蕲二州治所驻地不变。元代改两州为两路,各设总管府,两路并治。至元十二年 (公元1275年)复置罗田县;十五年 (公元1278年)英山划属安徽六安州。至元十八年 (公元1281年)在黄州设黄蕲州宣慰司,辖黄州、蕲州、光州3路。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撤销宣慰司,黄州、蕲州直属湖广行省。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均改属淮西道,第二年又改属河南江北行省。黄州路辖黄冈、黄陂、麻城3县,蕲州路辖蕲春、蕲水、广济、黄梅、罗田5县。明朝洪武元年 (公元1368年),改黄州路、蕲州路为黄州府、蕲州府,两府并治,同属湖广行省,并在黄州修筑城池。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蕲州府为州,撤销蕲春县,政归蕲州直理,蕲州仍辖其他各县,与黄州府同属湖广布政司,不久改属河南。洪武十一年 (公元1378年),蕲州仅代辖广济、黄梅两县,属黄州府管辖,自此以后蕲州与黄州合二为一。洪武二十四年 (公元1391年),黄州府仍划属湖广布政司。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置 黄安县。到此,黄州府辖有黄冈、麻城、黄陂、黄安、蕲水、罗田、广济、黄梅8县和蕲州。清代基本沿袭明制。康熙三年 (公元1664年)蕲州不再辖县,黄州府属湖北布政司,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黄陂县划属汉阳府,黄州府辖黄冈、黄安、麻城、罗田、蕲水、广济、黄梅7县和蕲州(此即所谓 黄州八属 )。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黄州府,改蕲州为蕲春县。各县属湖北省武汉黄德道 (后又改名为鄂东道、江汉道),十五年 (公元1926年)废道,各县直属湖北省政府。二十一年 (公元1932年),本域划为省三、四行政督察区,各设专署,为湖北省政府辅助机关。三专署驻蕲州,辖蕲春、广济、黄梅、蕲水、罗田和本年从安徽划入的英山县;四专署驻黄安,辖黄安、黄冈、麻城和划入的黄陂县,又于第二年初分置礼山县,亦属四专署管辖。二十二年 (公元1935年)六月,改蕲水县为浠水县。二十五年 (公元1936年)三月,第三、四行政督察区在蕲州合并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第二年元月治所迁黄州。抗日战争时期,民国二十九年 (公元1940年)元月,第二行政区署在黄冈县北部的黄土岭改组为鄂东行署,代行省政府职权,并先后增辖孝感县和第三行政区。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抗战胜利,鄂东行署迁回黄州,恢复为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22年开始建立党组织,1927年黄麻暴动,成立黄安县农民政府,1931年,红四方面军攻克黄安,改黄安县为红安县。相继成立红安、麻城、黄冈、蕲春、广济、黄梅等县苏维埃政府。抗战时期,1941年成立黄冈(中心)县抗日民主政府及豫鄂边区行政公署鄂东办事处,后改为鄂东行政专员公署。 1943年成立长江行政专员公署。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成立鄂豫行署第四、五专署,各县也先后成立人民民主政府。四专署辖黄冈、新洲、麻西、麻东、浠水、罗田等县,五专署辖蕲南、蕲北、广济、黄梅、英山等县。1949年3月至5月中旬,本域各县相继解放。5月初,第四、五专署在浠水合并为黄冈行政区专员公署,6月更名为黄冈区行政公署,7月迁黄州。辖黄冈、麻城 (麻东、麻西合并)、罗田、英山、浠水、蕲春(蕲南、蕲北合并)、广济、黄梅8县。黄冈县治所驻团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5月,黄冈区行政公署更名为黄冈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6月,分黄冈县置新洲县。1952年6月,大冶、阳新、鄂城、黄安4县划归黄冈专署管辖。8月,分置兵堡县,9月更名为胜利县,黄安县复名为红安县。
1955年5月,专署更名为黄冈专员公署,8月,撤销胜利县,10月,黄冈县驻地由团风迁黄州。

1959年元月,大冶划属黄石市,1965年9月,鄂城、阳新两县划属咸宁专区。“文化大革命”期间,以黄冈专区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作为专区领导机关。

1968年元月,成立黄冈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11月撤销,设黄冈地区行政公署,为省政府派出机构。

1979年12月,鄂城县划归黄冈地区,并建置鄂城市,亦驻鄂城。

1983年10月,划鄂城县、市及黄冈县的黄州镇,建地区级鄂州市,直属省政府管辖,同时,划新洲县属武汉市。

1986年7月撤销麻城县,设麻城市。

1987年5月,撤销鄂州市黄州区,恢复为黄州镇,复归黄冈县。12月,撤销广济县,设武穴市。

1990年12月,撤销黄冈县,设黄州市。黄冈地区行署辖黄州、麻城、武穴 3市和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6县。

1995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黄冈地区和黄州市,设立地级黄冈市,治所驻黄州。并建置团风县和黄州区。

黄冈市下辖黄州区、麻城市、武穴市、团风县、浠水县、罗田县、英山县、蕲春县、黄梅县、红安县、龙感湖管理区。



【人口】2017年黄冈市总人口740.31万人。常住人口810万人,比上年增加2.0万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6.89%,同比提高1.67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8.99‰,出生率13.64‰,死亡率4.65‰。



【交通】黄冈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依傍一条黄金水道(长江),紧邻两座机场(武汉天河机场、九江机场),贯通四条铁路(京九铁路、合九铁路、京广联接线、沪汉蓉快速铁路),飞架四座长江大桥(鄂黄大桥、黄石大桥、九江大桥、鄂东大桥),纵横五条高速公路(沪蓉高速、黄小高速、江北高等级公路、武英高速、大广高速)。



【教育】2017年,黄冈市共有幼儿园976所,在园幼儿20.93万人;小学690所,在校学生42.27万人;普通中学299所,在校学生28.39万人;中等专业学校28所,在校学生3.78万人;大学4所,在校大学生4.36万人。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60所。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小学义务教育巩固率97.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