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碧螺春
邹剑川
康熙喜欢到处题字,还喜欢下江南,碧螺春这名字就是他取的。老实说,这名字还不错,比原名吓煞人香茶要好得多。

碧螺春产在苏州太湖的洞庭山上,也叫洞庭碧螺春,这就很容易和湖南洞庭湖搞混。我从前就误认为碧螺春出自湖南岳阳洞庭湖君山。有些书也把碧螺春扯到了洞庭湖上去了,我们这样以讹传讹,让太湖情何以堪?甚至我在岳阳平江县一家超市买碧螺春,产地赫然是河南信阳茶叶公司,这也算是天雷滚滚了。
中国许多地方做碧螺春,但苏州的才是原产。我从前喜欢碧螺春,是因为其小资、江南,喝着就觉得江南近了。中国文人有江南梦,江南出才子,江南多美女,其实去了江南,对着那些典型景区,你未必会感悟得了什么,江南未必如同你的想象,满大街美女,小桥流水。美女都有比例,是稀缺物,风景总在别处,而未必在眼前。想象中的世界高于现实生活。

我从前在茶楼,不是龙井就是碧螺春,一苏一杭,自以为相得益彰,左也天堂,右也天堂。叫了妹子去泡茶楼,以为不软玉温香至少也能红袖添香,不意我读书很多,以为不学富五东风后八轮,也五解放普卡。一上来就是西方诗歌、西方哲学、西方文学,庄子老子佛学,口干舌燥之余,润一口碧螺春,只见妹子低头玩手机去了。或遇到几个绿茶妹欢喜抚腮帮清纯状,一脸无辜看着你,说出,您真渊博话语,但往往以后手机不在服务区,QQ一春鱼雁无消息。于是,碧螺春给我留下的大多是苦涩的回忆。

文学青年、屌丝、不入流作家没钱,只好卖弄学问卖弄渊博卖弄文采,但若是这些换不来银子,只会留下一杯春风春雨里孤独的碧螺春,独对西风独自凉无处话凄凉,只能空感慨怀春不遂,负才不遇了。
每当贼心不死了,又很苏州的在茶楼落定,照例是一杯碧螺春,我开始深沉和深邃,那蜷曲的叶片多么像我荒废的青春不得放纵未尝金风玉露的青春。那须须的毫毛,多么尖锐地刺穿了苍白的青涩的苦闷的无数次情场失意。那泡开了的香浓清逸一抹茶,有多么像我清纯和美好单纯的薄薄如纸的爱情理想。
所以喝碧螺春去吧,不去管眼前人,只想等哥有了钱有了车有了房如何如何。少年总是如此,有明天有未来可以等可以盼。在碧螺春里漂白了整个青春,浸泡了整个青春,居然没有枯萎,反而挺拔屹立旺盛起来。我想,如此多情的江南之物,大概是润物细无声的,滋润了我的花样年华,青春期的头梢到末梢。

作者简介:邹剑川,作家,策划人,美食旅游家、历史考古学家、伪球迷。
(部分图文无关,仅供模拟想象。美女仅供福利欣赏,请勿过多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