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潇潇雨 于 2018-8-17 11:11 编辑
小城张家港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邓丽君的这首歌传唱至今,经久不衰。 在很多城市里,无论是政府、街道还是机关、企业,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重要任务,对于2005年评定的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我们记忆深刻,作为一个县级市的张家港就名列其中。 张家港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是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面积不足1千平方公里,人口不到百万。虽说城市不大,但是张家港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县级市之一,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 乘车从无锡到张家港只需要1个小时,沿途河湖纵横、水光潋滟;各色鲜花、如茵绿草,一派江南风光,让旅途充满愉悦。 初到张家港给我的印象是整洁、友善、规划有序。因为绿化比较好,漫步公园、景点,都会觉得置身于绿荫之中,舒心惬意;闲逛街道、商场,犹如在自家的环境,纤尘不染。遇到问路,无论是公交车司机还是路人,都会操着江浙味比较浓的普通话热情回答。这里的出租车是允许拼车的,但前提是要征得第一位客人的同意,我们乘坐出租车,司机都是微笑服务。 张家港境内有“三山一苑”(双山、香山、凤凰山、东渡苑)等主要景区。有苏东坡与梅花堂、徐霞客三游香山等历史文化等传说典故。而我们因为时间关系,只去了市内的暨阳湖公园、张家港公园、梁丰生态园。 当然,著名的东渡苑景区是非去不可的,它位于张家港市东郊的古黄泗浦畔,是唐代高僧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的启航处,总面积300余亩。整个景区分东西二区,东区是寺庙和休闲区,西区是鉴真纪念馆区。 唐天宝元年,鉴真应日本留学僧人荣睿、普照等邀请,出海东渡,当时交通工具不发达以及种种原因,先后五次东渡都以失败而告终。天宝十二年初秋,当时已66岁的鉴真不顾双目失明,不畏路途艰辛,毅然率弟子僧众,于飒飒西风中在黄泗浦扬帆起航,开始第六次东渡,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第六次东渡成功,鉴真一行人在日本九州南部登岸。翌年,鉴真在东京东大寺建筑戒坛,传授戒法,从而成为日本律宗的创始者。 离开东渡苑,驱车前往港城的一处古镇——恬庄。恬庄老街现仅存原北街一部分,为石板街,长280米,宽2米多,石板下有排水设施,街两旁建筑大多保留清代、民国时期的原有风貌。走进恬庄老街,驳岸、拱桥、水巷,整齐而又狭窄的石板街面,构成了水乡古镇的特有风貌。古老的暗泾河,在保留着诸多明清建筑静谧的街巷里穿行。纵横交错的深巷街道,石板路清晰可见,给人几分历史的凝重。 这里有名的建筑是榜眼府和杨氏孝坊。榜眼府是清代初期孝子杨岱所建,到了咸丰时期,杨岱曾孙杨泗孙考中榜眼,后退居乡里,门前立有四根旗杆,因此当地人又称“旗杆里”,它是恬庄古街上最大最古老的建筑。杨氏孝坊建于清嘉庆十一年,硬山式建筑,坐西朝东,为清政府表彰孝子杨岱而建,是典型的清代官式建筑。让我们驻足的是一家豆腐店,小店的主人是70岁的侯保英老人,在简陋的屋子里,唯有豆子的清香吸引着我们,品尝着晶莹如玉、细腻柔滑的豆腐花,感觉出小时候的味道。 入夜,华灯初上,位于市中心的杨舍老街热闹非凡。站在塔楼上往下看,什么懒人巷、女人巷、东街巷等等尽收眼底,波光粼粼的湖面,鳞次栉比的房屋,摩肩接踵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商品,鲜艳夺目的灯笼,五颜六色的霓虹灯……若遇上黄梅天,岂不是一幅典型的江南烟雨图?茶饭过后,缓行其间,仿佛来到了古时候,有一种置身于清明上河图的穿越感。老街大戏台前坐满了看戏的观众,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台上演的是越剧,演员非常投入,而观众们则如痴如醉。听着一阵阵喝彩声,感觉这里的文化生活还是很丰富的。 这里虽说没有厚重历史的京华烟云,也没有繁华前沿的魔都天空,但是,沉润其中,你会发现小城有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