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9
版主
   
- 积分
- 655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8-9-5 21: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夷水山人!
流口水了,是对我这首曲认可了~~
可能我曲写得太少,倒觉得比诗词麻烦。这是应中华散曲大典编辑邀写十首,平时没写曲,仍喜诗词。
曲里,一般字数相同的句子需要对仗(论坛里有时没对仗也没人说,但如投稿杂志或入书,懂曲的编辑有要求。),对仗形式较多,“扇面对”“重叠对”“救尾对”“合璧对”“连璧对”“鼎足对”“联珠对”“隔句对”“鸾凤和鸣对”“燕逐飞花对”等。
四块玉:1,2句要求对仗,尾三句是鼎足对,或每两句对也可。
我这碗四块玉牌热干面是: “口口香”对“常常想”;“渡大洋”对“居武昌”(我以后发散曲来时把衬字加上括号)。
曲加衬字,但有规矩,我对曲研究不深不想为此耗精力,因此只了解基本的衬字用法:用衬字是曲律的特点(包括增字、增词、增词组、增句)。“衬字”即在规定字数之外所添加的字,或加在句首,或加在句中,但不能加在句尾。加在句首的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加在句中的以虚词常见。
衬字不拘多少,不拘平仄。
有的曲牌为了与词相区别,硬性规定必用衬字。
一般来说,作者追求曲味,应尽量用些衬字。或尽量用俗语(俚语),最好不写得太雅,以别于宋词。
最有曲味最为人熟知的关汉卿的……“铜豌豆”。不过也个古曲家一首名曲,感觉比较雅,一下想不起曲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