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时节,志愿展风采 精准扶贫,爱心在延续 天高云淡,清晨同行王哥、农业专家陈老前往麻城村三组彭云南家。风清气爽,乘着稻穗的芬芳,很快抵达公益生态富硒稻种植基地。 义工朋友们陆续到达,很快开始了“战斗”——卸谷、过磅、转放、装车……,麻城村干部亲临现场送上了问候。 场外热火朝天,秋收活动召集人李晓泉更是挥汗如雨。为了迎接今天的丰收,7月15日,他就带领30余人战高温、斗酷暑,忙碌三余小时,将机耕道和田埂除杂净草,并将晒场沙石进行清理转运。用他的话说:生态种养殖基地的成立不仅是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也给义工们提供了一个体验生活的地方,更让义工们吃上了自己种植生态、绿色的富硒大米。 屋内后勤保障组不亦乐乎,去年参与装包、转运的无偿献血志愿者邹春芳笑盈盈的转战后勤服务,择菜、洗菜、切菜……。同行的肖医生也领略了丰收的另类喜悦,着实操练了一把志愿者工作餐的流程……。 中午时分,大家围着香喷喷的圆桌,欢笑中举筷美食。“出了力、流了汗、锻炼了身体,呵呵呵……”紧邻的洪哥从田间推车、下车、装谷,一直乐呵:“不感觉累么!” “多多体验农村生活。”二十年前在此住队、多年来总和本地公益组织一道给予彭家诸多支持、关怀的王哥语长心重:“农民朋友不容易。加强新农村建设就是按照新时代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 ” 挥手生态富硒稻收割的愉快行程。“当前,脱贫攻坚正处于关键阶段,我们当以更大决心、更明确的思路和精准的举措、超常的力度激发脱贫人口内生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回城途中,王哥意味深长:“彭家这种种植模式是农户+专家+义工的农业合作模式,是精准扶贫的一种创新模式——整合资源、因地制宜确定扶贫项目,让志愿团队加入扶贫队伍,切实强化精准扶贫合力。” 回眸一张张笑脸,感受义工朋友分享丰收喜悦的热情,再次见证了奉献爱的力量—— 稻穗飘香闪金光 机声隆隆收割忙 大地丰饶人欢畅 秋收喜悦随处扬 爱心携手享开心 齐心协力奔小康 精准扶贫爱见证 幸福生活万年长 注:彭云南家的稻种、肥料、施药、收割及稻谷销售皆由义工包揽,彭家只负责稻田日常的水源管理等工作。身患尿毒症10余年的彭云南医疗费一直靠养殖业自救,由此他们家就成为了本地公益社会组织荆门义工联公益生态种养殖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