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海南省委组织部官方微信“南海先锋”发布拟任干部人选公告。
公告显示,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主任的骆清铭拟任拟任海南大学校长(试用期一年),党委常委、副书记。 出身湖北农家 16岁上大学
据《长江日报》2011年报道,骆清铭是湖北蕲春人,出身农家的他,11岁读初中时开始住校,在煤油灯下晚自习,一周回家一次。他经常靠从家里带来的咸菜下饭,假期经常砍柴换钱补贴家用。他手上至今留有当年砍柴时落下的伤痕。
骆清铭读书时是学校中长跑运动员,从1500米到1万米的几个项目都参加,而且成绩不俗,“在学校能拿冠军,在省大运会上拿过名次”。大学教育让骆清铭悟出的道理是:“人的潜力大,关键在挖掘。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就可能成功。”
此外,骆清铭对中国古典文化也情有独钟。《老子》、四书五经都是他喜欢读的书。他认为,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样的熏陶,可以让自己多思考、多感悟,对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工作20多年 多次获国家级大奖
16岁上大学,又在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读完研究生的骆清铭,当年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母校。
骆清铭说,自己打算回国时给学校发了一份传真。没想到,第二天早晨他就收到时任校长周济的传真回复:“欢迎随时来校工作。”他随即决定回母校。
2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一间25平方米的实验室,是骆清铭回国时学校尽力给他提供的科研条件。“只要学校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和自由发展的科研空间,剩下的就靠自己努力了。”他说。 据华中科技大学官网简历,1993年11月起,骆清铭就开始在华中科技大学工作。
除了1995年至1997前往美国之外,他至今在华中科技大学工作了20多年。2007年8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
在华中科技大学工作期间,骆清铭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他领衔完成的“生物功能的飞秒激光光学成像机理研究”获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牵头完成的“单细胞分辨的全脑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与仪器”荣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曾在国新办接受采访畅谈梦想
今年1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骆清铭等5位科技工作者受邀参加,并围绕科技创新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在谈到对未来的畅想时,骆清铭说,我希望花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把人脑的网络和神经元怎么连接的搞清楚。我跟我们的团队也讲,未来十年二十年我们的梦想就是做这件事情。
了解清楚脑的网络结构有什么好处,从应用的角度有两方面:一是我们对于脑的疾病的机制就能够搞清楚,至少为理解脑的疾病的机制能够提供非常重要的证据。二是最近很热的人工智能,类脑的人工智能是怎么去真正从脑的机制上去得到启发,我认为将来也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我的一个梦想。
骆清铭简历
骆清铭,男,1966年1月出生,湖北蕲春人,汉族,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教授,1993年10月参加工作,198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常务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主任。
关于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是于2007年8月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海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财政部共建高校,是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08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海南大学被列为海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2018年,入选 “部省合建”高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