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只给能坚持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会定下一个很具体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会下一个很大的决心,然后会意气风发地开始一场战斗。最初的战斗力很强很昂扬,不知不觉的某一时刻,不知咋的,没有任何迹象,找不着任何原因,这战斗越打越绵,越绵越弱,最后竟悄无声息地停止了。于是人生中我们尝到了很多次的失败,然后似乎不服输,又有很多次东山再起的准备,然而,决心终究抵不过毅力,很多曾经信誓旦旦的东西被我们弃之如敝履,这是可笑还是可悲呢? 都说人和人之间最小的区别是智商,最大的区别是坚持,经过无数次的斗志昂扬再到灰心失望,也看到许多和自己资质一样,但未见得有多大天份的人最后在他们选择的领域成功,在知道了这样的人成功的最开始我们往往会惊讶:他(她)那样的人怎么会......成功? 是的,他(她)那样的人怎么会成功?只不过,这一切只是缘于了他(她)那样的人一份小小的坚持。我高中时有一位在文科或者说在文字上资质平平的同学——至少在整个高中阶段她没有表现出任何文字方面的天份,无论是作文还是发言,她都是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十年之后偶遇中发现她已是小有名气、业界著名的散文家,这真是让人惊诧的现实。高中的很多同学都觉得突然,因为高中时的她就是一个文字方面的丑小鸭。 很多同学不能理解也不能认同她的华丽转变,甚至有一些高中时就文笔不错的同学谈起时流露的是无语的惊讶、深深的不解和强烈的不屑。作为曾经也有好文笔的我当然也有一份讶然,但我更多的是对她浓烈的羡慕,我想她能从一个让人忽视的平凡人取得让他人诧异的成功,绝不是浪得虚名,我不敢说她一定是卧薪尝胆,但她十年之后的成就一定是厚积薄发有备而来的。生活不会厚赠于她,但也不会薄待于她,她的成功不是天赐良缘。 后来从其它的渠道中得知,原来这位同学高中时虽然资质平平,但她一直有文字的梦想,高考时成绩不理想,进了一所本地的无名学校,参加工作后,她克服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了比别人多出几倍的努力,在自己的方向上坚持不懈,考取了她梦想已久的华师中文系研究生,读了她梦寐以求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读研期间,她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广泛阅读了她少年时期没有机会读的大量书籍,也深入研究了和文字有关的理论著作。三年下来,她苦练了自己的笔杆子,研究生读完,她的作品也早已散见于各报刊杂志。 她的经历在很多人看来好似一个励志故事,但我在她的经历中看到的是两个厚重的字:坚持!因为爱文字,即使在高中读了文科从没有出类拔萃过,她也在自己的方向上坚持着,而我们那些当初被称为“才子”“才女”的一些同学,大学毕业后或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或为了在官场上风生水起,或为了孩子等生活琐事而抛弃了自己本有的一份能发光的引以为傲的天份。我也曾经有过文字梦,二十几岁的时候血气方刚,也常常写一些杂乱的文字发表在报刊上,也收获过不少的虚荣和满足,但因为工作的的关系,文字更多地转向专业了,渐渐地,青春年少时的那份梦想慢慢地就淡了,淡到今天我都不知道自己也曾写过一些春华秋实的文字。 我们这些当初因为文字的功底在老师同学眼中曾经多么的“神采飞扬”,也赚取了不少艳羡的眼球,但是到现在最终都已然在生活的选择中“江郎才尽”了。唯有资质平平的那一位坚持了她的初衷,一路没有放弃地走着,得到了她一直想要的结果。 如果我们曾经有过美好的梦想,也有过他人没有的天份,请一定不要浪费天赐”良机”;如果没有了坚持,梦想也只是一个梦而已,而梦想之花只会为坚持下来的人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