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三八二十三 文 / 兰桂腾芳 甲:相声是门文学艺术。 乙:曲艺的一种。 甲:就是玩文字游戏的。 乙:是艺术表演。到你这里就成游戏了。 甲:什么艺术表演,什么说学逗唱。不就是拿着文字变戏法。 乙:呵呵。文学艺术嘛。当然是拿文字做学问, 甲:今天我们把他变一变。给大家换一换口味。 乙:换口味? 甲:今天我们不玩文字游戏。 乙:玩什么呢? 甲:玩……。玩,玩数字游戏。 乙:用数字说相声? 甲:是啊。今天说数学相声。让数字开口说相声。 乙:吹吧。使劲吹吧。数字也能开口把话讲, 甲:《天仙配》里的那个哑木头槐荫树都能开口讲话。我还不能把数字吹的讲话吗? 乙:好,好,好。你能吹。你在这里当着大家的面。让数字说话吧。 甲:让数字说话,那是一种艺术的表达。直白地说…… 乙:直白地怎样说呀? 甲:直白地说,还是用数字说相声。 乙:哈哈。还是我说的用数字说相声。 甲:此一时彼一时呀。原先是你说的。现在是我说的了。 乙:绕来绕去,就是要我说的绕成你说的呀。 甲:当然喽。我是主角,你是配角。不能喧宾夺主嘛。 乙:好吧,你现在用数字说一段相声吧。 甲: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奇妙的东西。 乙:谁说你奇妙啦? 甲:只不过就是歪批数学。 乙:歪批数学? 甲:歪算数字。 乙:数字还分歪算和正算? 甲:正儿八经的计算就是正算。斜匹歪狡的运算就是歪算。 乙:你今天歪地大家看看。 甲:歪批数学里,一等于十。 乙:你大脑哪根线路短路了。 甲:你大脑断电了吧。不是歪批吗? 乙:歪批也不能瞎批呀。 甲:谁瞎批了。我这有理有据的。 乙:嘿嘿,你好像还蛮有逻辑的哩。 甲:你是否听说过“以一当十”啊。 乙:我还经常说哩。 甲:怎么解释呀? 乙:把一当成十啊。 甲:怎么解释。 乙:把一当成十。 甲:这不就是一等于十吗? 乙:啊——。 甲:啊什么。把一当成十。你连续说了两遍。 乙:又被你绕进去了。 甲:歪批数学里,一等于一百。 乙:逻辑是什么? 甲:1斤等于多少钱? 乙:100钱。 甲:等号两边同时去掉汉字,再怎么读? 乙:一等于一百。 甲:这是你说的呀。 乙:你还真能歪。 甲:一等于一千你相信吗? 乙:相信。不就是等号两边同时去掉汉字吗。 甲: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吧。 乙:1升等于1000毫升,两边同时去掉汉字。一等于一千。 甲:你也会了。会歪批了,会歪算吗? 乙:歪算? 甲:是啊。歪算。 乙:歪一个看看。 甲:四减一等于几呀? 乙:三啦。 甲:在歪算里不等于三。 乙:等于几呀? 甲:五。 乙:是四减一,不是四加一。四加一才等于五。加减你要分清楚。 甲:就是四减一呀。去掉一个就是减一。拿来一个就是加一。我说的就是原来是四个然后去掉一个。最后等于五个。 乙:全世界都知道原来四个去掉一个还剩三个。 甲:那是正算。我这里是歪算啦。 乙:你歪地大家看看。 甲:一个桌子几个角? 乙:四个啊。 甲:锯掉一个小角还剩几个角? 乙:三个呀。 甲:你回去锯看看。锯完了再数看看。 乙:不用锯也不用数。就是三个。 甲:(从荷包里拿出一张纸)这张纸有几个角? 乙:四个。 甲(撕掉一个小角)你数数看。有几个角啦。 乙:(接过来一数。目瞪口呆了)啊—— 甲:又啊呀。啊什么。几个角呀。数不清白呀。 乙:还真是五个。 甲:是吧。原来四个角,撕掉一个角,变成了五个角。四减一等于五。没错吧。 乙:你还能歪吗? 甲:正的我不会。歪的还可以歪几下的。 乙:再歪的大家看看。 甲:歪就歪,谁怕谁呀。不就是歪算数学吗。简单就不歪了。 乙:慢、慢、慢。这歪算也分简单与复杂呀? 甲:不是简单与复杂的关系,而是简单与难度的关系。有学问浅的,也有学问深的。学问浅的就简单一些,学问深的就难度大一些。知名度高的就简单一些,深藏闺阁的就难度大一些。 乙:歪算数学题还有知名度? 甲:有哇。比如,树上有10只鸟,猎人开枪打死 1 只鸟。树上还剩几只鸟?这道题就是一道知名度蛮高的歪算题。 乙:是啊。我也会。 甲:你会就是知道啦。你知我知大家都知道。知名度高不高? 乙:高。可是这道题的答案有争议。 甲:有什么争议呀。不就是用什么抢吗。用气枪打鸟的是猎人吗。猎人肯定用的是猎枪。就算是用的气枪,无声枪。请问,鸟是不是只长了耳朵没有长眼睛啦?当它们看到自己的同伴无缘无故掉到树下去了。它们会无动于衷吗。它们照样会被吓跑哇。无论你怎么会钻牛角尖,鸟死了同伴肯定都要受到惊吓。受到惊吓鸟被吓得魂飞魄散了,还会在树上镇静的观察情况吗? 乙:照你这么一说,十减一等于零是此题的唯一答案了。 甲:也可以说是不二答案。 乙:说一道难度大点吧, 甲:难度大点的? 乙:是啊,有点难度的。 甲:好吧。我给你歪算一加一。 乙:这个没有什么难度。大家都会歪算。 甲:都会歪算这道题? 乙:都会。 甲:你会吗? 乙:会呀 甲:答案是什么? 乙:等于三。一个新郎加一个新娘,结果生出一个小孩。三条生命,三个人。 甲:现在都全面开放二胎了。一对夫妇生了二胎还等于三吗? 乙:这…… 甲:这什么,这。正确答案是大于二。不管你是一胎还是二胎,不管你是双胞胎还是三胞胎,或者多胞胎。统统都是大于二。 乙:如果有不孕不育的呢? 甲:现在医学早已攻克这道难关了。 乙:你真会歪。 甲:我们继续歪吧? 乙:继续歪。 甲:我们现在来歪一道乘法题。 乙:乘法? 甲:是的。乘法。不是说要搞一点难度大点,学问深一点吗。前面都是歪的加减法。现在歪学问深一点的。乘法。 乙:好的。就歪一道乘法吧。 甲:话说…… 乙:停、停、暂停。我们现在在干什么? 甲:歪算数学题呀。 乙:你好像讲起故事来了。 甲:我不是歪算吗?所谓歪算就不是正算。就不是正儿八经的运算。就是用人们意想不到的方法算出意想不到的结果。我还来给你笔算口算加珠算啦。 乙:好,好。你就按你的歪路子走吧。 甲:话说一位顾客与店家完成交易后结账。双方因计算结果有误差,争得不可开交。 乙:双方算账结果不同? 甲:对,对,对。卖方算的三八二十四。 乙:买方算的不是二十四? 甲:买方算的真不是三八二十四。 乙:三八不是二十四还能是二十几呀? 甲:要不然怎么会争得不可开交呢。店家,三八二十四。整个地球的居民都承认没有错。可是顾客顽固不化地坚持三八二十四是错的。对的不可能承认自己是错的,错的始终坚持自己是对的。 乙:顾客算的是多少? 甲:猜, 乙:猜不着。 甲:猜不着,使劲猜。 乙:难道他算的三八二十八不成? 甲:咹—— 乙:对了。 甲:不对。 乙:不对,你咹什么? 甲;要是对了。店家还会不承认啦。 乙:是啊。往多里算,店家应该很高兴的。 甲:奸商,奸商。无奸不商,顾客把帐算多。商家怎么会不答应呢?只是算少了双方才会气争论。 乙:往少里算的顾客岂不是刁客。 甲:刁客称不上。这位顾客大约的确真的不会算。 乙:他算的到底是多少哇。 甲:三八二十三。 乙:啊——,三八二十三。 甲:那顾客算的就是三八二十三。 乙:要说三八二十八,歪的还有点歪逻辑。 甲:一十以内的八是一八,就是一八。二十以内的八是十八就是二八。三十以内的八是二十八就是三八了。是不是这个逻辑? 乙:是啊。 甲:要是有点逻辑,哪怕是一点歪逻辑。也不会争得不可开交了。 乙:最后怎么解决的呢? 甲:最后没办法呀。只好报警。有困难找警察。 乙:警察怎么处理的呢? 甲:怎么处理。糊涂官打糊涂百姓呗。 乙:糊里糊涂第处理了? 甲:是啊。难得糊涂嘛。不糊涂不行啊。 乙:警察办事还得糊涂一回? 甲:不糊涂不行的。不糊涂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的。 乙:真的被你搞糊涂了。 甲:非常时刻,要非常处理。 乙:怎么有成了非常时刻? 甲:警察来了要询问双方吧? 乙:要哇。 甲:你知道双方是怎样回答警察的询问吗。 乙:不知道。 甲:商家汇报完询问后说,如果我错了。我的货免费送给他。警察问商家敢不敢确认承若。商家当然敢确认啦。全世界的人都敢确认。 乙:商家回答的很正常啊,很合理呀。 甲:那买家回答就不讲理了。 乙:买家说了些什么? 甲:买家在汇报完询问后说…… 乙:说什么? 甲:买方说,如果是我错了。我愿用命来抵那个误差。你看看人家命都搭上了。我和你听到这话后都会惊讶。人家警察不会呀。警察多冷静啦。警察同样问买家是否真的确认承若。买家斩钉截铁第回答确认。而且信誓旦旦地宣称只服从警察裁决。 乙:那警察是如何裁决的呀? 甲:我已经说过了呀。 乙:说过了,什么时候? 甲:刚才。 乙:刚才。没听到你这样裁决的呀? 甲:我说过,糊涂官打糊涂百姓没有? 乙:这句话倒是说过。 甲:不就是办了一个糊涂案吗? 乙:你是说,判买方赢商家输? 甲:对呀。 乙:天理何在呀? 甲:店家眼睁睁地看到顾客免费拿走商品后,愤愤不平地问警察为何办了个糊涂案。甚至怒吼叫警察去找数学老师退学费。 乙:强烈谴责警察的数学老师误人子弟。 甲:你也愤愤不平啦? 乙:谁都会愤愤不平。 甲:警察就是警察,警察遇事不惊。警察心平气和地对商家说,老板,不要激动嘛. 乙;还不要激动。明摆的对的判成错的。明摆的错判成对对的。 甲:警察跟你比就是不一样。警察怎么说。警察说,店老板,三八二十八,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哇。 乙:你既然知道对错,为何还要判个错案呢? 甲:店老板啦。二十三加上一等于多少哇? 乙:当然等于二十四, 甲:警察说,店老板。刚才我除了做了一个乘法错题,但是我又做了一个加法题哟。 乙:加法题。 甲:二十三加一等于二十四呀。 乙:警察说过二十三加一了? 甲:没说。 乙:没说。 甲:警察没说三八等于二十三加一。 乙:没说,不是撒谎就是强词夺理。 甲:没这么严重吧。 乙:那如何解释呢? 甲:警察说我们嘴上没有说。其实已经做了。 乙:做了什么? 甲:加了一条人命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