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22
上士

- 积分
- 791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
月是故乡明
文/潘兵华
边塞。戍鼓。雁声。有弟分散,寄书不达。诗人站在月下叹息,自语,况乃未休兵。一幕幕无家问死生的分散,让诗人杜甫异常思念兄弟骨肉,怀念起故乡来。正是白露时节,暮合四野,一夜秋风一夜凉。抬头望,月依旧,皎洁的月光在诗人眼里总没有故乡的月儿明亮。 诗人情不自禁吟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诗句撩拨多少远行人的乡思琴弦,感时伤怀的吟唱一直流传千古。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多愁善感的时节。皎洁青苔,萧条黄叶,无不是触动心底情愫的意象,离愁别绪如空水澄鲜,秋色浸染,红尘隔断山外山。落日余晖似血,号角呜咽,旌旗猎猎,归营将士如铁。金戈铁马,望乡思亲,怎敌山重水又复,惟有一轮明月寄问候。
秋凉似水,月如霜,临窗静思的剪影,是商贾旅人游子共同乡愁。历史的车辙流淌的乡愁书写了一卷又一卷,打开画卷,我看到祖先们在春耕,夏种,秋收,冬藏,鸡犬相闻,安居乐业,繁衍生息;忽地鼓角争鸣,铁马冰河入梦来。战乱频起,国破家亡,多少人流离失所,饿倒冻死路途。回归故里,亲人团聚是多少人的梦想。特别是秋风呜咽之际,满目萧条更让人思念故园,想念从前和睦的时光。冰凉的月光笼罩一切,卧在荒郊野外的离乱人,秋上心头,愁绪绵绵。
这样的画面一幕又一幕浮现。再消失。我甚至看到十字路口亲人断肠的离别,他们把仅有的积蓄或食物分了,他们把一口碗或一只手镯敲碎,父母兄弟姐妹一人持一块,这是他日重逢的信物,这是漂泊他乡的念想。
久别的人盼重逢,可团圆只是梦中。凄风苦雨,眼见百花凋残,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安定下来的离乱人,思亲更切,面对中秋佳节,做一块象征团团圆圆的饼,寄托对亲人的挂念。遥望星空,千里婵娟,远方亲人是否也在树下望月?
这样的遥望,我已曾有过,那是二十多年前在惠州过的第一次中秋节。是晚,顺着惠州的西湖堤,我独自慢行,月亮还没上来。夜风习习,两岸灯火倒影湖水,影影绰绰。那位吟叹“此事古难全”的老人白须飘飘,他与我也漫步西湖堤。东坡先生说月有阴晴圆缺,需冷暖自知。
而于我,背井离乡只得随遇而安。当一轮明月缓缓升起,透过树梢,我看到昏黄的月光飘落湖中,粼粼波光晕染。在堤边,赏月的客家人置香蕉、苹果于案,点燃香蜡纸,那位对月跪拜的男子年龄与我相仿,这种虔诚让我停下脚步注目。或许一个地方的习俗有异,我是第一次看见拜月神,还听说只有男的才能拜。
这样的仪式和习俗该是代代相传的吧?当我看到那男子匍匐在地三叩首的样子,仿佛时空静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同在一片月色下,我才体会诗人吟唱的“月是故乡明”的乡思是多么的情真意切,自此,这样的吟唱都会在月明之夜从心里涌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