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下班后没啥子娱乐,同事打牌的多,我这人赌性不强,加之收入太少,也就很少上桌了,倒是经常呼朋唤友,差到一伙去泡舞厅。 蒲圻城里最早的舞厅叫“绿城歌舞厅”,最开始在现在的群艺馆二楼,场地狭长又小,人稍微多一滴卡就跳不开了;两边各有一长溜塑料凳,顶里头有个小得可怜的舞台,乐队个五个人就在那儿敲敲打打、吹拉弹唱搞到直呼。 没多久,“蒲公英”舞厅也开张了,在蒲圻商场的楼上,场面就硕多了,装修也豪华些;后来,金桥宾馆也开了家舞厅;再后来,一家家的歌舞厅就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 于是就常常去学跳舞,有个家还坐班车或者骑自行车上山(蒲纺)去太阳岛跳,后地还带个人,真是恰得起亏啊,一管子个劲。 那时的舞厅虽说条件一般,但气氛蛮好,乐队个人呀恰得亏,呀是做个八劲地、卖力地演奏,跳舞的呀很认真,穿得蛮硕利一个个,挺胸昂头,目不斜视,是那个事,跟现在完全不同。
那家年轻个多,热闹,门票价还有滴贵,“蒲公英”还三不之发滴票,算得比较高挡的娱乐场所,不像现在,一块钱一个人,完全成了一种中老年人夜间锻练身体的地方。 多少的青春喜悦与汗水,多少的人面桃花,多少的苗条细腰与温软手儿,都跟绿城、蒲公英舞厅一起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2008年4月22日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