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诗句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本是描写九九重阳,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增。可每到中秋月圆之时,在我脑海首先浮出的却是这两句!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不管离开家乡多少年?不管距离家乡多遥远?故乡的那轮明月,始终高悬在心头,那轮明亮宏圆的月亮是世上最美、最明亮的月亮。 张爱玲说过:回忆这东西若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分明的快乐,甜而惆怅,像忘却了的忧愁。家乡的味道就隐藏在记忆的角落里,一旦拼对了的思乡的密码,家乡就会跳将出来,让人们惆怅百结。无论身在天涯的何处,思绪都会被牵往一个方向,那里就是你的家乡! 儿时的中秋节,如同鬼魅般突然浮现在了眼前。 八月十五月儿圆,是民间祭月的节日。农村家家户户和面,用上下有柴火的大平底铁锅,烙出脸盆大的月饼供月,刻绘上月亮、玉兔、桂树等图案,涂上颜色,使之美观诱人,同时还为儿童们烤制支出各种动物形状的“土月饼”。 “土月饼”是用面粉制作成动物、植物、月亮和十二生肖等形状、图案的大烤饼,用于中秋节拜月。中秋做“土月饼”在老家张掖已有千年历史,是当地的独特民族风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供月结束,吃完供品,把“土月饼”留在家中,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农历八月十五的夜间,秋风习习,午夜初长,黄昏已半,一轮明月挂在天边,彩霞照万里如银,素魄映千村似水,这时,家家在院子里摆上各式月饼,各种水果,把西瓜切成提篮状瓜牙奉上,开始拜月,之后边欣赏苍穹中的月亮,边给儿孙们讲月亮的故事,以庆贺丰收,庆贺团圆。品尝美味,抒怀幽思。一直到夜极深之后,由家中的长者将这些供果分散给家人,一场“献月亮”遂告结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临中秋,风清月明,银蟾光满,月到中秋分外明,且把问候遥相寄! 月无漏照,真光深微:愿你品性,如明月皎洁;愿你作为,如明月无私;愿你清心,如明月素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