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四千亿级别城市在中国城市中是什么地位? 
如果是省会城市,则属于弱二线城市,如果是地级市,则属于三线强城市,一般是各省的经济强市,在中西部地区往往仅次于省会城市。这一区间是二线和三线的分水岭,是新旧城市兴衰的分界线! 2017年四千亿级别城市共有12座,它们都有怎样的未来? 
1、昆明 昆明是老牌大城市,在80年代末城区人口就突破了百万,是当之无愧的云桂贵中心城市,但近年昆明的综合实力不断下滑,先后被合肥、南昌、常州等城市超越,本质上已经沦为二线末流城市。 昆明为何没落?个人认为首先是昆明产业空心化,一二线产业全线溃败,没有产业支撑,沦为纯粹的旅游城市。其次是中国与东盟的陆路通道建设不畅,导致昆明的潜力难以发挥。昆明在中国的定位中是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中心城市,原计划以昆明为起点修建两条国际高铁,一条经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抵达新加坡,一条经缅甸抵达皎漂港,并与泰国相连,未来可能还会有通往南亚的国际铁路,但目前这三条线路一条都没建成。 昆明的未来仍然在于中国与东南亚铁路网能否联通,能否成为中国-东盟贸易的中枢。但国际政治太复杂,昆明前景难料! 
2、厦门 厦门是一个小而强的城市,可惜格局太小,折腾了几十年跳不出厦门岛!看看深圳,面积比厦门大不了多少,但深圳的人口和建成区面积都是厦门的数倍。厦门一直想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个人认为希望非常渺茫,一个GDP4000多亿,人口400万的城市发挥不出国家中心城市的能量!在省内的地位也是不断下降的,福州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厦门!厦门顶多就是一条池塘里的黑鱼,成不了大鲨鱼! 厦门必须提升城市格局,必须跳出厦门岛,把漳州收入囊中,打造一座大湾区城市! 
3、南宁 南宁的高楼大厦不少,为何经济实力如此之弱?根本原因是没有实体经济!2017年南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仅3989亿,远低于省内的柳州,即使放到三线城市中都属于末流!这样的产业结构,根本无法为市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为何南宁市民可支配收入这么低?为什么做传销的这么多?本质上是因为在南宁找到好工作太难! 纵观最近十年发展最快的城市,深圳、重庆、合肥、南昌等,哪一个不是以实体经济为主,哪一个不是工业重镇?光靠房地产,南宁永无出头之日!建议南宁把经济重心放在实体经济上,做出几个核心产业,形成产业集群,这才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4、嘉兴、台州、泰州、镇江 这四座江浙城市比较相似,都属于长三角经济区的二类城市,经济实力放在中西部省份算是不错的,但为何不被重视?根本原因是城市分量不够!四座城市最大的短板是城区规模太小,都只有一百万多万,达不到中心城市的标准,在区域规划中必然边缘化!随着消费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城区小的城市没有前途! 建议四座城市把发展重心放到培育中心城区上,尽快将城区人口提升到300万以上! 5、临沂、济宁、淄博 这三座山东城市都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即使放到二线城市中也不落下风,但问题也很严重,那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比重太高,产业档次太低,工业产值有点虚!从上表可以看到,三城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都很少,不仅无法与江浙城市比,就是与中部的洛阳和襄阳比也差了一大截! 就发展潜力来说,临沂和济宁更大,淄博最近二十年一直在走下坡路,根本原因是没人气。 6、洛阳、襄阳 这两座城市是中西部综合实力最强的非省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而且产业档次比较高,都是中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而且交通发达,人口也不少。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经济活力不足,与东部发达城市相比有差距!个人建议这两座城市应该以雄厚的工业实力为基础,进行城市格局升级,定位提高到特大城市一级,加大对周边人口的吸收,努力扩大城市规模,通过房地产、商业、资本、创新等提高城市的繁荣指数,完成从大城市到特大城市的跨越,实现省内双子星城市格局! 
7、未来综合发展潜力排名 厦门>昆明>南宁>洛阳>襄阳>临沂>济宁>嘉兴>台州>泰州>镇江>淄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