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797|回复: 0

[吴风楚韵] 秋日独山行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8-10-13 17:56: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添加时间 : 2018/10/13 15:22:50
作者 : 陈文祥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秋日,大地一片金黄。应友人之约,驱车前往湖北省最东边的一座古镇——黄梅县独山镇。独山镇地处鄂皖两省交界,素有“鸡鸣三省”之称。

从龙感湖上高速至界子墩服务区下车,向南弯过一条小路,跨过一座铁桥,然后迈上乡道爬坡过岭,约摸一个小时便到达目的地。

沿路但见群山叠翠,水泽柔润。山色、湖光相映相衬,格外美丽。青山、碧水、梯田、绿洲顺次扑面而来,芦苇、荷叶、稻谷、向日葵纷纷映入眼帘,组合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景画卷。近处是国家级龙感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碧波澄澄,鸥鹭戏浪;远处苍山诸峰竞秀,云蒸霞蔚,群鸟盘旋。

独山山势起伏,龙行虎踞,秀美宜人。虽不险峻,但因临湖散落而立,山水相映,却也有一番桂林漓江的风味。遥遥相望,陆上多山,水中叠影,实为一景难得。

明明多山多水,明明一众山水相依,为何名曰“独山”?

在独山镇中心小学参观访问完毕,朋友熊校长带我在独山镇上兜了一圈,才解开了这个谜底。

走进老街,就仿佛走进了历史的深处,大概这里与安徽省宿松县毗邻而居,老式的街坊大多是徽式建筑,如今已是残垣断壁,朋友指向一座青砖灰瓦的三层砖木结构的楼房,说,曾几何时,这里是何等的热闹,它是独山镇老邮政所,我朝那座破败不堪的老楼望去,仿佛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那里蜷缩着晒日头,孤独而寂寥。朋友又指了指脚下这些街石,街石上有弯弯曲曲的两指半宽指深的印痕,一直通向老街的尽头,为何有这奇怪的印痕?我正疑惑间,朋友说,这个印痕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了,在古代,安徽省宿松县的人到黄梅来,或是黄梅上乡的人到下乡去,大多先走这条陆路,商人行旅,贩夫走卒,推着独轮车在此过往,历经千年,街石上便有了这道风景独特的印痕。

老街的尽头是一座石拱桥,朋友说,这座桥是解放后重建的。这座承载着重要交通运输通道的古桥曾被日军炸毁,很难想象,脚下这座看似平凡的石拱桥有着如此痛苦不堪的屈辱经历。

继续往前走,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大河宽阔而悠长,一直通向远方,与华阳河相连,与江海相通,镇政府精心打造的一河两岸新城,商铺鳞次栉比,岸上新修的马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好一个生态独山、活力独山,风光无限、生机勃勃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沿河向前行走,是一大闸,过闸向西,见一古庙,题曰“西庙”。朋友说,这是西庙,还有一座庙在河的东边,叫“东庙”。步入庙中,有一副对联出自明朝兵部侍郎汪静风之手,这副对联是“独山镇东西二庙,普天下南北二京”,小小独山镇因为有了汪静风而气魄不小。这在《黄梅县志》中早有收录。

独山,独山,哦,我明白了,你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你因风光独具,人文独特,如山一般让人仰望,故名“独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