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不仅仅是用眼看的,也是可以用来品的。 品秋是个用心去揣摸,用脑去理会,用情感去贴近的活动,更是人用五官去感受,以肌肤去亲历,全身心互动,全方位品鉴的过程。我们用眼睛沿时间的变道,看到了花草树木,庄稼果蔬,在阳光下,在雨雾中,在一次次寒潮临近,寒风打压下,经历那由青转黄,再由黄转为萎糜枯干的全程。我们也用耳朵,听那秋雨萧萧里,如泣如诉的雨声。抑或在一阵紧似一阵的秋风里,树叶如涛的鸣声,树枝摇晃里,落叶飘舞,曼妙落地的唦唦之声。那些落叶在村道上,随风翻滚,流离颠沛的苍然样子,在谁家院子里落下一地,还没等到换得上一口气的功夫,落得些些许消停之时。那后起的风,就像凶神恶煞般举鞭吆喝着,驱赶着它们,在院子里转圈,打旋。总之,有风的喧嚣,有风的霸道,就没有那些本就可怜的落叶,有一刻的安省和消停。总是因风而躲避着它的淫威,因风而谦让着自己的属于,因为风而变换着自己的领地。我们也可以在欣赏满地金黄里,凭着嗅觉的特殊功能,闻那菜地里的清新,果园里的馨香,庄稼地里的成熟之味。你会感受秋的滋味,各各相异,处处不同。你不会走进菜园时,却闻到了谷子的那味,也不会在枣树下,闻到的是苹果的香气。当然,其味随景,其景应味。你的视线之内,也是走一处一处色,走一地一个样。 同样是雨。夏雨就不同于秋雨。夏雨来的凶猛,走的也干脆。除过那颗粒要大一些外,也不需要有风来助威作陪。秋雨则不同,除过形式上要比夏雨来的温柔些,时间长久些之外,还要秋风来作陪。所以,常常是秋风萧萧里,秋雨也就倏然而至了。却是雨点里,搅和着落叶。潮湿里更带来些寒意。今年的天气,有些反常,除过雨多外,就是雨大,雨猛。凡云必有雨来,凡雨必有水起。我因受不了炎炎夏日的酷热所迫,耐不住蚊子狂咬猛蚀,才对秋寄于了极大的厚望的。我也极高的评价秋,来期待秋天的如期临近的。又有谁知道,这个秋天,却是那么与温润无缘,与舒适相悖呢!这个秋天,是降温与寒冷并举,下雨与人的不适感并驱的秋天。所以,在我的印象里,这是个打了六折的秋天,是情与愿违的秋天呢。 我在晴日的秋阳下,看远山近水,看苍山叠嶂中,绿色的婉约起伏。在纯粹一片绿色的槐林中,寻找最先变色,红了黄了的榆枝杏叶。看那枣树枝上挑起了挂挂红枣,那是丰收,也是浓浓的秋意啊!。我在秋雨里看,看秋雨与薄雾怎样缠绵着,走过老蛮子家的脑畔,跨过印子渠那沟,一直缓缓地游弋到王家峁粱那一头去的。在秋雨里看景,犹如蒙着薄纱看风景。有种蒙胧中的美。雨分了远近,景又分了层次。 我也在暗夜眠床,欲睡非睡里听秋。窗外风止,蟋蟀却不想再沉寂自己,这儿那儿叫起。原先那爆豆子一般急促的落枣声,不再迅急。老半天一声,不过很响亮,很清脆。我是住在彩钢房里的。旁边有枣树。小小的落枣,能制造出大大的声音。即便花生粒一样大的枣子,落到棚顶,都会引起一声惊人的响动。 我就在这时光流走里,品味着这个秋的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