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官方微博消息,近日,一则“外国人颐和园内不听劝阻猛翻古墙,瓦片碎落一地”的视频引发社会关注。对此,颐和园官方今日发布题为“爬墙头拍照?游客朋友,您做出格了!”的回应,确认了视频中地点为颐和园云会寺景区,并对两位游客无视文物保护规定,不听劝阻,执意攀爬古建的行为,表示强烈愤慨与谴责。
看到这则新闻,不少人直言,“老外素质也没高到哪里去”;面对园方回应,很多网友盛怒难消,“外国人跑到我们家门口明目张胆破坏文物,咱们言辞干嘛还这么客气”,更不乏有人追问,“行为如此恶劣难道没有处罚吗?” 近年来,旅游不文明事件屡屡见诸报端,但人们印象中的主角往往是“中国游客”。尤其是出境游,国人的文明素养被揪着不放,“不守规矩”“不讲文明”似乎成了中国人的特有标签,外国媒体常常摆出一副不欢迎甚至恶狠狠的拒绝姿态。 对这样的刻板评价,附和的国人竟也有不少,一边痛心疾首、自惭形秽,一边言必提及“外国人素质高”“看看人家”。 可果真如此吗?事实证明真不尽然。 大伙稍微留点神便能发现,外国游客的行为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地铁上大声喧哗,名胜古迹处刻字,景点边裸身拍照……种种丑行并不鲜见。
当然,列举上述并非为了“比丑”,也不是为了找到一个更差的参照系为自己开脱。揆诸现实,“文明是旅途中最美的风景”渐成共识,但如此这般的不文明行为仍旧很多。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而言,规则意识、文明修养依然需要不断提升。 文明无国界。守规则、讲文明不只是说给中国人听的,更没有中国人、外国人之分。某种程度上,更符合当今现实的情况也许是,文明与否和国籍无关。 不文明行为要谴责、要惩处,但不应上升到国家、民族层面去否定。如果在讨论文明、规则时,刻意区分人群,用“素质论”一概论之,无疑是一种思想上的偷懒,是在任由根深蒂固的偏见继续影响认知。
为什么中国人在外国的不文明情况,和外国人在中国的不文明情况,处理方式完全不一样呢? 这是值得国人深思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