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303|回复: 2

读《水路悠悠》

[复制链接]
来自
江苏
精华
4

28

主题

71

帖子

122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22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发表于 江苏省苏州市 2018-10-21 19: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在阅读陈杏臻的散文集《走近周庄》。这本书是1998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那时候作者风华正茂,我还在我们县城的一个阴暗潮湿的教室里读书。
  《走进周庄》这本书,封面题字是吴冠中先生写的。里面有吴冠中为此书画的10幅周庄水墨画插图。
  作者在《后记一》里写到:“平时的生活太忙碌。人们就像柳宗元笔下的蝜蝂[fùbǎn]一样,一个劲儿地朝身上堆砌物件,却从不考虑自己在来的路上究竟丢失了什么。”
  蝜蝂是柳宗元在《蝜蝂传》里虚构的一种爱背东西的小虫子。这是我第一次读到“蝜蝂”一词。顺便也阅读了一下柳宗元的《蝜蝂传》。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蝜蝂,尽管我们并不一定贪得无厌。我爱藏书,就像蝜蝂一样。走到哪里都要到旧书摊淘书,然后再找机会往家里运。现在,我的教室里,住的地方都堆满了书,以致行走都不方便。
  第一篇《水路悠悠》。作者是从水路浏览周庄景色的。此文语言很美,摘录两段分享一下:
  “尽管如今的我,还是一个凡尘中人,但我还是固执地相信,对于天,我是被它遗忘的一朵云;对于河,我是被它遗忘的一滴水。”
  “我伸手入水,温柔碧清,掬一捧湖水,没有灰尘,映着微微的阳光,莹莹的绿,生趣的绿,看着看着,好像看见了生命的跳跃。”
  从水路浏览周庄,作者自己仿佛也成了一滴水。从映着微微的阳光的水里,作者又仿佛看到了生命的跳跃。作者的情感已经和周庄的景色融为一体了。没有心灵的相通,没有情感的交融,是很难产生这种感觉的。
  在这里,作者听到了吱呀的橹声,欸乃的桨声;看到了镶嵌在石驳岸里的船缆石上的浮雕,看到了小桥下柳树边浣衣的村妇。
  周庄的水,是流动的音乐;周庄的景,是生活的画卷。
  周庄的水是清的、绿的,周庄的天是蓝的。
  “只是绿得一尘不染,只是清新得活泼可爱。”
  “我伸手入水,温柔碧清,掬一捧湖水,没有灰尘……”
  “难得看到如此的天空,蓝得纯,蓝得清,蓝得明,没有一点儿尘埃。”
  我想:当年作者的心一定也是清澈的,蔚蓝的。尽管周围的环境可能有些浮躁,但是她依然保持着一颗诗人的心,因此她的文字才这么美。
  最后作者写船家催她该回去了,她流连忘返。在返回的橹声中,她回望西天那闪烁着的一片澄明的美丽,就仿佛《西厢记—惊艳》中的那最醉人的一句:“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我看了几遍越剧《西厢记—惊艳》。崔莺莺的“临去秋波那一转”真的是令人回味无穷。
  周庄的景色也许比崔莺莺的秋波还要美。待到有缘时,我们再相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5

249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73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8-10-21 21: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走近周庄,还是走水路悠悠,还是走进西厢……
林深数树
大道不道,真言无言。何知是知,不文一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2

785

主题

2092

帖子

2683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683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8-10-22 08: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庄的景色也许比崔莺莺的秋波还要美。待到有缘时,我们再相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