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李勋明

[文苑春秋] 我国也应该控制建高楼大厦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1-22 12: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8-11-23 12:58 编辑

m.jpeg

有些房子和场所,你一就感不舒服,说明那地方磁场与你不合。有些人你一看就无好感,不投缘,也是磁场不合,所以要避开.人如果长期居住在高楼之中,周围又无对应平衡天地磁场,身体基因也必然下降,也会影响后代聪明基因。手机打多了辐射,的磁场一样可以干扰手机的频率,只是我们没有觉察到。人体磁场会吸引你心中所想象和关注的事物,它是一种自然界的法则
以选房子和住地明友要投缘,強求必不顺也.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1-26 12: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8-11-26 19:53 编辑

雄安规划纲要,原则上不建高楼大厦。启动区面积20至3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1-26 12: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去美国看高楼,你会失望的

  姚鸿恩



  现在赴美旅游的人数,日益增多。回国后,有人评论:美国高楼大厦怎么那么少?像乡下一样。

  大约80年前,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就已耸立起傲视全球的摩天大楼,成为繁荣富强的最直观的符号。然而,近三十多年来,美国很少再建造高楼大厦。很多城市,容貌未改“鬓毛衰”。绝对不像国内的城市,大兴土木,日新月异。所以,去美国看高楼,一定会失望的。

  我来美国18年,极少听说哪儿在造高楼。美国的材料、技术应该不是个问题。美钞也可以自己印的。那为啥不造高楼了呢?琢磨了一下,归纳了几条(排名不分先后)。

  其一,美国历史太短。只有两百多年。一幢楼房如果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话,美国人就当作宝,好比是中国的申遗的两千多年的历史古迹。美国很珍惜历史遗产,竭力维持原貌,不允许拆除和装修。所以,在美国你会看到相当老旧的建筑。不能破旧,当然无法立新了。

  其二,钉子户说了算。美国私人拥有的房子,包括房子下的土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造高楼,要征地。美国有些固执的老头老太,就像有些老北京和老上海一样,不愿搬出四合院、石库门。他们只要说一个字“No”,开发商就只好放弃肥肥的赚钱计划。

  其三,选民说了算。一块空地,政府有个规划,先要“安民告示”,多次征求居民意见。如果有反对意见,比如:会影响小区的安静,会挡住看风景的视线,等等,多数人反对的话,政府就会放弃宏伟规划、面子工程。政府不靠卖地赚钱,政绩也不是看楼房高低。居民是选民,选民是主人,官员是管家,管家得听主人的。美国的地方政府的办公楼跟中国的相比,那是相当的寒酸。国内乡镇的政府楼金碧辉煌,能让人想起暴发户脖子上链条一样的金项链。

  其四,减少环境污染与交通堵塞。美国人喜欢自然森林,不喜欢水泥森林。高楼多了,人口就会集中,美国人人开车,最怕交通堵塞。美国法律规定,首都华盛顿地区,任何楼房都不能高过国会大厦,所以美国首都看不到高楼。除了曼哈顿等少数例外区域,美国人很少居住在市中心。市中心,通常是最不安全的地方,只有穷人才住在那儿。美国大多数居住区都在城市的近郊,那里土地资源丰富,不用造高楼。当然,那里的医院、超市、学校什么的,都是事先配套的,设施完善,便捷利民。

  其五,美国人喜欢house。它相当于中国的别墅,前有草坪,后有花园,独门独户,自由自在。公寓,英文是apartment,apart的意思是相隔,一栋楼房,相隔成一个个小部分。所谓房子,就是那其中的一个小部分。美国人不喜欢。美国的公寓都是出租的,租给大学的年轻人、不啃老的小夫妻、换工作而搬家的临时住户和誓死不当房奴的人。

  其六,防地震。美国珍爱生命。来美国留学的研究生,只要专业跟地震有关的,都很快地弄到了绿卡。移民法中有一条,叫做国家利益豁免(national interest waiver),预测和预防地震符合美国“国家利益”,就可优先获得绿卡。准确预测地震较难,但加强预防措施应该不难。美国对建筑防震要求很高。公共建筑中,防震级别最高当数中小学,在美国,很难看到两层楼以上的校舍。公寓大多数不超过三层楼。居民house基本都是一、两层楼,除了地基是钢筋水泥外,地面上的部分基本都是木头。就像新西兰的木头房子,地震来了会摇晃、受损,但不会压死人。天下最好弄的人民在中国。遇到灾难,军民愿听命救灾,贫富愿解囊捐款。不过,感动全国的表彰英雄的电视新闻还是越少越好。少难,方能省下人力、财力,利于兴邦。

  美国为何不造高楼,可能还有一些原因,留待网友补充。

  总而言之,赴美旅游、考察,想看高楼大厦,一定会失望的。摩天楼已成为历史。现今美国人对高楼PK,已经失去兴趣了。国人要看高楼,去香港,去京上广深,不用出国。来美国,可游览一些有特色的地方。除了纽约、旧金山等传统城市外,可去赌城、影城,去令人震撼的国家公园、秀色可餐的迷人海滩;可去免费参观国会大厦,碰巧还可以旁听美国的“两会”;也可去“笑拼”那些国内天价的奢侈品,但不要跟华人导游去购物,你还是直接塞给他点小费算了。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1-26 12: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城市建设千城一面:高楼大厦加广场

  新华网   

提到上海人们会想到东方明珠,提到西安会想到古都、古城墙,提到深圳会想到世界之窗,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的名片。然而,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不少旧城与历史街区遭遇破坏,新的城市特色建筑难觅踪影,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特色危机。行走在各个城市,人们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高楼大厦加广场”成为大多数城市的共同特征。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城市规划与城市特色论坛暨规划管理专委会二届五次年会上有关专家大声疾呼,我国城市建设不能走“千篇一律”的路子,应注重城市人文环境建设,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建筑元素”……


我国城市建设进入“快车道”


建设部2005年公布的我国城市发展情况显示,1978年至2004年,我国城镇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5.4亿人;全国城市总数由193个增加到661个。在城市数量增加的同时,城市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至2003年,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从13个增加到49个,50万人至100万人的大城市从27个增加到78个,20万人至50万人的中等城市从59个增加到213个,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从115个发展到320个。


在城市化浪潮中,城市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惊人的建设规模背后,规划无序、设计不协调、破坏古建筑等一系列问题凸显,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管理赶不上城市建设速度。


庞大城市建设规模背后是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专家指出,回头审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当时的“大拆促大建”之风尽管解决了部分房荒问题,但这种简单粗暴的建设方式付出了沉重代价,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文化特色的旧城与历史街区,遭到了比较严重的破坏。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目前的城市建设模式是拼资源消耗、拼环境污染的模式。我国用于建设的钢材、水泥等主要建材的消耗量均为世界第一,特别是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大量占用农田,城市用水资源不足,不注重环境保护以及垃圾围城等环境问题也不少,这种发展模式急需转变。



城市建设走入“千城一面”怪圈


有关专家认为,由于缺乏创新意识、紧跟欧美建筑风格、盲目模仿等,我国城市建设正走入“千城一面”的怪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杨保军认为,在建设过程中,我国许多城市不重视自然环境,不重视文化取向,而是紧跟欧美,在价值取向上,显得过于功利化,这些是当今城市建筑失去特色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各地欧式建筑、美式建筑蜂拥而起,洋建筑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卖点之一,而传统建筑风格备受冷落。专家指出,实际上,我国传统建筑风格本身有“中轴、对称”等值得借鉴的地方,此外,我国传统的绘画、雕塑等也可以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创意源泉。


无处深入挖掘创意源泉导致我国城市建设定位脱离实际。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宽街道风、广场风、滨河公园风、步行街风先后流行,一个城市特色建设出来后,其他城市就竞相学习。当无法在创意上超越的时候,就开始在规模上赶超。在新一轮的建设高潮中,我国成了世界最大的建筑工地,施工中的吊车数量全球第一,建设总量全球第一。过分追求规模的扩大直接导致城市定位脱离实际。如在我国城市的总体规划编制中就有80多个城市都要建成国际大都市,都要建CBD,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只重地面形象工程而少关注地下空间开发也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一大弊病。长期以来,高层建筑被错误地理解为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以至于城市建设过程中,重地上轻地下,重建筑形式轻基础设施。于是,城市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地下管网年久失修、漏失严重,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能力低下等问题。随着城市现代化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发展战略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展落后带来的问题也在凸显。


“一个领导一个设想,城市建设成为领导意愿建设”,成为当前不少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最大硬伤。西安规划局局长和红星教授指出,我国城市建设缺乏“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执著。城市建设远景规划多,规模宏大的规划多,具体细致规划少。同时,又存在局部规划多,整体统一规划少的问题,以至于我国城市下水道、管道、电缆重埋不断,而这些正是城市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战建设的牺牲品。


城市需要一个“魂”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赵宝江说,平遥、丽江、周庄等一些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城镇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城市规划应该为保护城市自然和文化特色服务,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走建设我国特色城镇的道路。


有关专家呼吁,我国农田、水等各种资源非常有限,当前拼资源消耗、拼环境污染的城市建设模式亟待转变。原建设部外事司司长、博士生导师李先逵指出,创造我国特色的城市与建筑是历史的必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应该将传统文明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要创造具有我国特色的城市与建筑,客观地说,认真反思和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应当是创新的前提,然而,眼下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城市还不多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说,避免城市特色危机,我国城市规划应该在各自城市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要把握各个地域文化的宏观特色,对各自的城市性质进行深入缜密的研究。例如,江南城市的宏观特色是亲水性、人文性。


随着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物古迹、历史街区,以及保护所有文化遗产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有学者提出,请不要再使用“旧城改造”这个概念,而代之以“有机更新”,因为这一提法更能体现“对城市文脉加以传承、弘扬、发展”的理念。


也有专家指出,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粗放扩展型模式越来越受到质疑,国外“精细城市”现代规划理论成为热门话题。当前城市建设,为追求城市的气派壮观和建设速度,常常忽略“城市细部”,缺乏城市艺术和建筑艺术的感染力和人情味,这种粗放式的建设方式让城市变成混凝土森林,在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中,人们提出不能使首都再“几环几环”的摊大饼式发展了。(完)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1-26 12: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楼大厦是中国建筑市场的失败
                                                      

    中国各地的楼盘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而且是争先恐后的盖高楼,好像只有楼房盖的越高代表这个地区越发达。而观察中国城市的确是这样,发达地区的高楼数量远大与不发达地区。中国的百姓消费也是从众心理作祟,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几乎成为中国百姓消费的真实写照。因此,无论是普通商品还是房子这样的大额消费产品,老百姓喜不喜欢,买什么让的住宅完全取决于商家怎么炒作,把缺点掩盖起来,只要放大产品的任何一点优点就可以成为卖点。
     十几年的大搞房地产,盖了这么多的高楼,对建筑市场这样的不成熟在世界范围是罕见的,几年前就想写这样的一片文章,一直拖到今天,笔者感觉不吐不快,现在高层住宅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而且还是发展中国家比较富裕和相对发达的国家。这些国家要么因为石油资源非常富裕,要么像中国这样经济快速发展,而发达国家很少有高层住宅呢?有人会说,发达国家建筑业基本饱和、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少等理由。这个理由在中国尤为盛行,其实这样说的不是因为无知就是别有目的。发达国家住宅也不是完全饱和没有市场,他们每年也有很多新的住宅建设。还有就是说人口多的问题,这个更是笑谈,日本的人口密度非常大,为什么多数住宅不是几十层的高楼呢?中国热衷建设高层住宅,不排以下除几个原因。
     在电视画面上经常看到发达国家高楼大厦,因此认为发达国家的人们都住宅高楼里面,其实发达国家的高楼主要是中央商务区,是金融商贸区,高层主要是总部办公楼、写字楼、宾馆等而非普通住宅。我们拿人家用于办公的高楼说人家都住在几十层的高楼里面,这是无知所致还是故意为之?
     中国这样的国家人口众多,不盖高楼人没地方住。那么日本的人口密度比中国还大为什么没那么多高楼呢?中国的多数农村住房过剩,城市住房大量空置,这是今天中国房地产一个真实写照。如果现在多数中国人都住在山洞里或在城市的下水道或立交桥底下,有钱也难买到房子,那么可以,你就是盖100层的住宅也行。
     房地产商的利益驱动,谁都知道房子多了赚的钱就多,那么在现有的土地上只有往上面发展,盖高楼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4,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感觉住宅不盖个30层以上都没面子,还有就是多盖的房子多卖了钱,财政收入、税收等方面入账多多何乐而不为。为什么给买高层的泼冷水?用一些简单的事实说话吧!按照目前的建筑质量,中国在建高层在抗击灾害上很差,尤其是地震频发的地区。现在就是很大的建筑企业虽然不偷工减料了,但是,产品经过优化后在抗震性能上基本上是最低限了,这样会节省很多成本,又符合要求。这还算是好的,那些挂靠的包工队,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比比皆是。高层还有大的问题就是未来的维护成本会逐年提高,电梯、水管、屋顶渗漏、外墙面维护等维护费用要远高于多层住宅。如果在遇上不良物业,业主就要遭罪啦!物业也是为了赚钱的、当一个运行超过二十的全是高层的小区,每年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很多物业公司会闻风而逃的。高层里面最主要的电梯设备,在保养到位、及时更换零部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很多年,在国内平均使用年限在15年-20年。当然,在一些宾馆有些一直用了40、50年的也有。那么早晚会彻底坏的,那时候怎么办?依靠住房维修基金?不靠谱啊!你想过了二十年后,二十年前的那点钱,经过物价的上涨还剩下几个钱呢?
有钱还是买独栋别墅吧、其次连体别墅、再次多层住宅、最后没办法也只能买高层住啦!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2-5 17: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6.jpg

2.jpg

3.jpg
华盛顿城区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2-6 12: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几年的大搞房地产,盖了这么多的高楼,对建筑市场这样的不成熟在世界范围是罕见的,几年前就想写这样的一片文章,一直拖到今天,笔者感觉不吐不快,现在高层住宅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而且还是发展中国家比较富裕和相对发达的国家。这些国家要么因为石油资源非常富裕,要么像中国这样经济快速发展,而发达国家很少有高层住宅呢?有人会说,发达国家建筑业基本饱和、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少等理由。这个理由在中国尤为盛行,其实这样说的不是因为无知就是别有目的。发达国家住宅也不是完全饱和没有市场,他们每年也有很多新的住宅建设。还有就是说人口多的问题,这个更是笑谈,日本的人口密度非常大,为什么多数住宅不是几十层的高楼呢?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8

214

主题

5783

帖子

6613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13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8-12-11 01: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口多纯属借口,是因为房地产成了的经济命脉,像毒品样离不了,这些年盖的房子够住几十亿人,只是分配不均而已,房子多的几套至几十套,没有的还是一套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43

主题

3451

帖子

4378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78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8-12-14 1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地所有权的国有体制和分税制导致的土地财政问题,决定了中国城市的天际线只会越来越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39

帖子

45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45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2-19 09: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城市攀比怪象—— 不断刷新高楼高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