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2
中士
 
- 积分
- 318
IP属地:湖北省
|
枫叶红了
作者:笨犬
冬天的脚步正悄然逼近,大自然抢在冬眠之前镌刻下秋天的倩影,那便是枫叶红了。枫叶红了,红了一谷山林,红了一池秋水,也红了一腔心事。于是,追着深秋匆匆的步伐,我来到了红叶谷。
沿着仄仄的路径,踩着厚厚的红叶,几经峰回路转,美丽的景色绚烂地跃入眼帘。一路崖壁参差,秀树映彩。泉瀑跌落,溪水潺潺。更有鸟啾啾,蝶翩翩。红叶谷,到处流淌着嫣红,浸染金秋的明媚。满枝的红,满山的红,空中飘的红,树下歇的红,一片红色的主宰。一树树红枫,象支支燃烧的火炬,映红了山峦;一道道山岭,若朵朵火烧的云霞,烁热了天边;一片片红叶,似只只嬉舞的彩蝶,缤纷了峰谷。火焰,在山坡上滚动,红云,顺山势升腾。热烈的枫涛,象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着对金秋的欢迎;象自由豪放的交响曲,抒发着炽烈的激情,节奏在峰壑间跳跃,旋律随风势而变更。我喜欢这满山的红叶,那绚丽的色彩,令人赏心悦目,看过就心动;那火红的热情,让人壮怀激烈,亲密得不愿割舍。徘徊在火树之间,流连忘返;穿行于丹霞之中,飘然若仙。
驻足一棵枫树下,打量着满树的红叶,蓦然发现,枫叶红,红的是一种品质。红叶,是秋的精灵,是叶的深邃。在这寂寞的群山,从芽的最初萌动开始,酝酿春的嫩绿,生长夏的叶脉,涂上秋的色彩,经过了阳光、雨露和秋风,披上红纱,含情脉脉,凝眸不语,美了自然,也美了人心。红叶,霜欺色愈浓,秋深情更重。那红色是不变的情愫,是生命的激情,如天边的流霞,装点出秋的浪漫,托起秋天瑰丽的梦,恣意地把秋色渲染。红叶,美在傲然临风,从容飘逸。不比春花妩媚,不比夏花妖娆,不比冬梅傲骨,却在秋色中独放艳丽,待到冬深风劲,一个回眸,摇曳飘落,一个浅笑,潇洒自如,一腔热情,化泥润物。红叶,赋秋以新意,予人以激情。没有峥嵘挺拔的气势,却有任重道远的担当,没有深沉凝重的愁绪,却有似火如荼的热情,给人一种灵性,一种活力,一种韵味无穷的享受。
静默地坐在叶毯上闭上双眼,用心感受红叶独有的魅力,品位她曾经的风雨沧桑。想着烈日下的绿叶,在季节的轮回中逐渐成熟的历程,一种好奇在心中掠过:这么一幅曼妙天成的图景,这么一片空灵多彩的世界是怎样炼成的?《山海经》里说:“蚩尤为黄帝所得,械而杀之,已摘弃其械,化而为树也。”那么又是谁染红了枫叶?王实甫在《西厢记》里道:“晓来谁染枫林醉?总是离人泪!”而杨万里则云:“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剧作家和诗人无疑都是诗情画意的,红叶经过了历代文人的传颂,早已被诗化,人们在欣赏悦目红叶的同时,也是在做一次赏心之旅。其实,红叶不过是秋的气候使然。叶体内有一种叫花青素的色素,是一种“变色龙”,在酸性液中呈红色。到了秋天,气温降低,光照减少,枫叶的细胞液呈酸性,形成了更多的花青素,于是,枫叶红了,秋天也红了。
涉过水花四溅的溪石,阳光暖暖地照在林中,泊在苔石上的红叶,如一汪思绪盈动。我想,定是那千年相思,才凝成这片红叶;定是那万般叮咛,才化作这潺潺溪流。我拾起这片红叶,捧在胸前,让心乘上这叶扁舟,漂过宫墙,去寻找那个“红叶题诗”的古老而美好的传说。唐僖宗时,书生于佑在御沟中拾得一片红叶,叶上题着:“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字迹姗姗清秀。他看了看高入云端的宫墙,猜想一定是某个宫女所为。于是也在红叶上题诗两句:“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于御沟上游。不久,唐僖宗放三千宫女回到民间,于佑有幸和其中一位成为佳偶,而这位如花美眷,居然就是那题诗红叶的丽人。这是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寄望。如今,我于漳河之滨试题红叶,置之盈盈秋水,不知彼岸的伊人何时能拾起我的心笺。
流连在金红的世界,徜徉在生命的季节,掬一捧秋水,赏一抹流红,读一叶秋枫,静听秋语呢喃,是何等的美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