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小时前
一曲黄梅唱千年。黄梅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黄梅戏行云流水,委婉清新的唱腔,浓郁的乡土气息。此次一节一会探访中,我们也感受到其独有的魅力。
黄梅不仅是黄梅戏的发源地,禅宗文化也在此发扬传承,有着“佛教大事问黄梅”之说。黄梅挑花、武术岳家拳、梅树梅花等特有的本土元素在黄梅人的才情智慧浸润下,支撑起这座千年古县源远流长的文化。
佛家有“农禅并重”修行方式,至今还在延续。此次的探访我们也遇到一群如同苦行僧一样的“新农人”,他们采用自然农法,不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制剂,只为种出安全、本味的食品,九年的修行,这次他们将携带“长香丝”大米亮相一节一会现场。
李明攀是这群人的领路人,从只有108亩的种植基地,发展到全国9大基地约万亩的规模,他的谦益农场亩产才不到250公斤稻谷。与黄梅产粮大县身份相比,他们忍耐着人均产量和单位亩产量“双低”的质疑,安心守护着初心。他说,谦益的粮食更加注重自然健康,源自本土老种子,自然繁衍,遵循四季,就是要让每一口粮食都是珍贵的传统自然本味。
本土本味,黄梅县地标宴黄梅飘香宴和黄梅东山缘(素宴),也是基于此。此次在黄梅锦绣江南大酒店有幸品尝到的黄梅飘香宴,精心选材、妙手烹制,土味十足却美味香飘十里。
荠菜粑、独山捶肉、高桥辣酱、太白湖青虾、下新鱼面……将本地最具特色的食材有机结合,打造出最具黄梅特色菜品。以独山镇的“捶肉汤”为例,这道菜在当地称为孝心菜,背后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相传古时一孝子,担忧父母没有牙齿吃不了肉,为了孝敬父母,孝子把新鲜的土猪肉和红薯粉一起加工,用木槌反复捶打,只为让父母吃肉容易消化。
飘香宴在创作灵感上源于黄梅戏飘香和黄梅美食香气四溢,将本地文化、孝道、情义浓缩到一桌宴席上,通过美食,让黄梅在外的游子和探亲访友的客人,也能吃到小时候妈妈做的味道,他们吃到的是一种情怀,从而也能找一份怀念。
“通过对食材的归类,把黄梅传统特色产品打包,借助节会的宣传推介,我们要肩负起这项使命,为推动黄梅的旅游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黄梅锦绣江南大酒店执行总经理石小刚说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