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春色(忆父母) □ 康 强 康智遥和夫人张均燕乘马车离开大东门。 长春观渐渐远去。 路旁菜地分外喜人, 蓝天白云飞鸟鸣脆, 洪山宝塔挺立茫茫绿树之上。 车行街道口见一界标, 四柱立天!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立国、立家、立人, “就是要这个!就是要这个嘛!” 过小桥, 稻田无际, 荷花胜洲, 绿浪摇弋。 一眼望去国立武汉大学宛若天国般屹立狮子山上。 住在斋舍是睡不着觉的, 日夜自有蛙声震天、 蝉鸣长啸。 张均燕说: “刚离开镇宁的飞瀑, 悠悠水上石林风情犹在, 又入别一洞天, 真乃天籁。 何不就在珞珈山, 教神仙书, 立神仙著, 教书育人乐此不疲。” 康智遥说: “既是天籁又是地籁。 一德各表, 德是恰到好处, 恰如其份, 不偏不倚, 朴实无华的存在。 这里是第二中山大学, 四柱立天。 四万万同胞众志成城, 皆来珞珈, 成就中山, 建设中国。 天下为公, 物我齐一,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毛泽东使中国人站起来了, 邓小平好。 人要有最高理想, 但看长远, 一天看好几页书, 一天做好几件小事, 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 像龟一样忍耐, 终有一点小成功。 不求名而没有人能超过的。” 但看珞珈山水塔、始信楼, 山水相连,万鸟朝鸣。 山鸡悠闲地飞过来飞过去, 鹞鹰在天空盘旋。 山中一紫楼, 纯汉代建筑, 方顶,有四书围拱, 孔、孟二圣面南膜拜老子, 南面有老子石像, 胡子很长, 被树遮住了, 也可说是清上升为天、浊下沉为地, 也是四像而围光。 上善若水, 有容乃大,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研究透了这些建筑, 那一生的学问就研究透了。 进了大门, 记住四根立柱, 人生就定了性, 定了方向, 不会出错的。 张均燕说: “多么美妙的生命, 让它在自然之中生长, 不碰,不挨。桃园情趣,定有洞天。” 再转悠, 看到一大黄蜂窝。 小心!有毒的。 这棵桃树的桃子红透了没人摘。 康智遥说: “不惊就行。” 说着就小心翼翼一个一个摘下大部分桃子。 中餐解决了。 回到一区23号。 有樟树、松树、橡树、梧桐树,一家三代其乐融融。 奶奶罗杏姑, 江西上犹县客家人, 时康智遥读国立湖南大学体育系,公费,后转入武汉大学生物系。 康智遥没出生就死了父亲, 独子一个。 奶奶慈祥的面容, 一双大手, 一对大脚, 怎么就不是小脚呢。 把敏仔、雄仔、毅仔带大,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 在房屋周围种上各种各样的菜。 雄仔、毅仔, 常到山顶,穿地堡,坐石龟,吃刺苔,粘知了, 下东湖钓鱼、抓青蛙、游泳, 耙树叶,捡树枝生火做饭, 洗自己的衣服,带妹妹康俊。 一日康毅登始信楼飘螺旋纸, 好远,好玩,一不小心人就掉了下去。 多亏三位男生将他背进卫生科, 唐兆子开吉普车送到中南医院大难不死。 也没有多大后福。 他在武汉电视台做记者, 还不是老百姓一个。 文革中奶奶回了原籍。 奶奶挺好的, 为什么要回去呢。 说是奶奶见到红的就心跳,要回去。 后来康智遥回上犹, 写了不孝之子康智遥, 写得好。 奶奶的墓碑只有手掌大, 多亏长工保护。 妈妈总说要报答, 其实一辈子也没有报答, 我也没这个实力。 康强的驼背是那年下了树挂,太冷,包出来的。 整个珞珈成了珊瑚岛、 水晶宫,松柏冬青都很谦卑, 枇杷、桂花笑得站不起来, 樟树非常好客, 棕榈垂下了扇子, 雪松收起了伞, 晶莹的世界, 晶莹的殿堂。 飞鸟在地上行走。 我们走路要扎绳子, 溜冰时在湖边、坡上,树枝一碰就断。 冬天的鸟是不在树上的, 常躲在没有冰没有风的地方, 像企鹅一样走路, 有心人不费力就抓住它了。 太阳出来像月光一样清凉, 七彩斑斓,万紫千红, 一派清冷辉煌的世界。 越冷越要登上山顶, 极目天海,几处楼阁,不见渔船, 满东湖的野鸭长天飞舞,啸声一片。 偶尔看到孤雁南飞, 其声甚悲。 冬天里盼夏天, 夏天里盼冬天, 好不容易熬到樱花盛开。 之前樱花开得也很平常, 不知道是日本樱花。 文革中周总理接到日本友人送的樱花, 分栽到武大, 樱花立刻尊贵起来。 近郊市民来游, 总认为是到了仙境, 空气忒好, 要多活三十年。 是武汉市民把樱花捧起来的。 樱花热遍全国, 坐飞机也要来看一看最高学府。 樱花成了武大的见证, 一缕飘带联结武大理念。 婀娜多姿的珞珈飞了起来, 青山绿水,樱花明媚,物外桃园。 康强说: “年年有春潮,岁岁有枫红, 金桂满山,杏林金黄, 枇杷悠黄在水一边, 松柏傲骨夜来香, 芸芸潮潮春江去, 自强不息天行健, 厚德载物地势坤, 阅尽人间春色。” 斯人已去,名山犹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