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女转行做主播 荆视新主播肖若成:荆州 我来了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荆州社会 正文 来源: 荆州电视台 时间:2018-12-14 15:39
荆州新闻网消息:一个混迹在专业队伍里的非专业选手,一个在与自己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女战士。高中学理,因演讲结缘舞台。本科化工,因热爱坚持梦想。三跨考新闻,不惧“曲线救国”,忙里偷闲补短板,挺起腰板做主播。我是新主播,肖若成。

我很喜欢《奇葩说》里辩手藏鸿飞说过的一句话:“我是爱拼才会赢本人。”
2006年,第一次参加高中学校主持人大赛的时候,因为初赛被刷而哭鼻子。2013—2014年,大小主持人大赛,金话筒大赛,湖北省普通话大赛,从来没少经历失败。

因为本科专业上的化工二字,让喜欢这件事的我一度处在鄙视链最低端:实习单位的鄙视、播音老师的鄙视、工作单位的鄙视……确实,比赛时他们的配乐和选材行云流水是从前我不曾见识过的,间隙还有强势指导老师团队分析赛况,才艺表演李莎旻子可以带一票伴舞团,也曾让我羡慕不已。那是个条件艰苦,青黄不接的大学时代。那也是领导老师同学还有团队,不断力挺我,不断给我试错机会,在这个有限的平台上不断发光发热的时代。就好像是风雨再多,家里总有灯为你亮着。也是因为没办法,每次哭完了以后,还是这么喜欢。就这么渐渐淡定了。


也谢谢这些我曾经表现糟糕的比赛,因为是他们让我在往后的日子里,不断有新的想法,新的努力方向。在湖北卫视实习,在四川电视台实习,在央视实习,这些日子让我更清楚自己想要的工作是什么。那面对播音科班出身的人,我一度很谦卑,因为总觉得那是个未知的领域。后来越来越觉得,这与专业关系确实不太大,中国每年不计其数的人从这个专业毕业,真正步入主持人行当的幸者寥寥。每次做完活动,如果有人略浮夸地跟我说,你好专业啊。我会如释重负地说,啊,我化工专业的。毕竟专业,真的和这件事本身没有半毛钱关系。

曾因着这一份对主持的喜欢,我漂过北京,奔过上海,咬牙读了许多晦涩难懂的书。一路走来,我是骨子里是这么要强的一个人。研究生的时候如果要讲课。我就一定要把每一篇文献吃透,反复说。如果要去比赛,我就提前把所有的能搜到的比赛视频都研究几遍。

凛冽的早晨没有打倒我,贴面挤的地铁没有打倒我,高强度的加班没有打倒我。但是如果没有收获,原地踏步,我就会抓狂。哈哈,原谅我是个急性子的大白羊。那时候我常会望着十五平方不到的出租屋的天花板发呆,左边的窗外结着冰,右边的暖气片烘到口干舌燥,中间是一个好像既无青春、也无老年的自己,这些里程像饭后的一场睡眠,把两者梦见。2018年,在北京实习的时候,我考了普通话一甲证书,总算是对自己多年的喜欢,有一个交代。


平凡生活的平淡,暗香之于冬夜,孤单之于烟火。这是我工作的第一年,我依然特别讨厌咬牙勇闯的人们,尽饮风霜,最后皈依宿命的故事。为此,我没有一刻允许自己随随便便放弃一个起跳的机会,所以,荆州,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