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里(下) 原创:莲叶 6
每日都必去的地方是菜市场。 早市最热闹。 菜市场门口有摆了植株在卖的老人。绿色的植株青翠。高的,矮的,大盆装的,小盆装的,它们贞静湿润的气息让人莫名的欢喜。我看见了,总会忍不住多看几眼。 卖植株旁边的是卖小玩意的女人。俗气的穿着,一对夸张的耳环在那里摆呀摆,看着竟是暖呼呼的。 还有推个小板车就卖小笼包的人。 摆着地摊卖仿品的人。 挑着担子卖鸡蛋的人。 有次我想买鸡蛋,蹲下来开始挑选,遇见熟人,她叫我,我过去。她说你怎么买这些人的鸡蛋?全是洋鸡蛋。 哦,我以为土鸡蛋呢。自己先不好意思地笑了。心里又想,洋鸡蛋就洋鸡蛋吧,谁知道是土是洋呢?以前总想着洋呀洋的,洋火,洋钱……现在真的成洋了,却又要土了。 …… 菜市场去的多了,就认识了里面的一些摊主。 河南女人的韭菜饼,鸡蛋饼好吃又好看,是我爱吃的早点。韭菜饼一块钱一个,鸡蛋饼五块钱一斤。 远远地看,他们一家人忙活着。女人喜庆,不说话,眉眼先笑了,她熟稔地切,称。旁边,她的儿子在帮着收钱,得空的当口,还在磨豆浆。男人永远在后面煎饼,烤饼,我很少看他抬头。 不需要思索,径直就走到了那儿。在她抬头的片刻,我的目光与她相遇。 “生意好呀。我两天没来,还有点想你呢。” “呵,谢谢呀!”女人依旧笑着,只是脸上竟多了羞涩的红晕。 买过早点,再径直来到熟悉的熟菜店。 有顾客在摊位前挑肥拣瘦。卖菜的女人也不烦,只是笑微微地看着。此时,时光凝固在她脸上,呈现一种平静的光泽。 我站在一边,也不说话,闻着丝丝入鼻的香味,看着饱涨的花生米,肥嫩的鸭子,肥瘦相间的猪头肉,朴素的香干……心里边有紧紧的喜悦! 青菜。蒜薹。土豆。鲜肉。随意挑选了几样菜拧回家。 而后,打开手机放曲子,清理屋子。有阳光懒懒地斜照在地面上,抱出被絮,晾好,拍一拍,就有灰尘的味道出来了。 隔壁人家的冬青树的叶子在阳光里是油亮亮的,街上匆匆行走的人是生动活泼的,对门牙牙学语的小孩在大声叫着爸爸……我晒着衣服,边看着听着这些,就想起雪小禅的那句“莲花光阴”来。 这三袁故里的我呀,怎么就忘了一门三兄弟的袁氏大文豪呢?他们如果活到现在,会过怎样的日子呢?书生意气里,会有铮铮金石之声跌宕着,延绵着么? 人,又怎么可以活得这么久呢?我默默地想,默默地笑。即使活着,也应该和我们一样,在乎的是身边的那个人,低头的那碗饭吧?! 且不想这些,做些家常菜吧。一个青菜、一盘肉炒蒜薹、一碗鸡蛋羹、一碟卤好的花生米,一碟自制的泡辣椒。 在心里种一朵花,栖息在时光里,平静地过好每一天。 日子在走,一颗浮躁的心已学会渐渐安静。一日三餐,世俗生活,才是生活的根本呀。
7
“公安县的牛肉炉子挺出名的。”朋友从外地回来对我们说。 “这里面新建街东来醇的牛肉炉子最好了。”我对她说。 说完,我们就笑。 笑过,几个人就浩浩荡荡开往新建街东来醇了。 东来醇的牛肉炉子是有一股子挡不住的鲜香的。这不,还离得老远,我们就闻到了那股子美味了。 肯定是美的呀,要不然怎么可以上得了中央电视台的《舌尖上的中国》呢。 我不知道为什么公安人这么喜欢吃炉子?其实,我们这里说的炉子也就是火锅。 公安人喜欢吃炉子大约和公安县紧邻湖南省有关吧?湖南人爱吃辣是全国闻名的。而公安县最少有一半是湖南人。湖北的姑娘嫁给了湖南的小伙啦,湖南的小伙娶了湖北的姑娘呀。日子久了,一家人的口味就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 再说,南方多阴雨,湿哒哒的空气里总含着拧不完的水汽。吃一锅牛肉炉子,在盈盈鲜味中抖落丝丝寒气,是多素朴多芬芳的滋味呀。 你瞧:一大伙人围着热辣辣、香喷喷的牛肉炉子,既亲热,又热闹,牛肉在沸腾的红油里翻滚,汤面上漂浮着青辣椒、红辣椒、花椒、以及一些我们叫不出名字来的作料。汤里是可以边吃边下菜的,豆芽菜,韭菜,青菜,粉条,千张……旁边配一碗明黄黄的鸡蛋羹,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的。 那日女儿回家,他爸爸要我去东来醇买打包的牛肉炉子。 走进大厅买单,感觉到那里好像永远都喧腾着,连空气都淹没在浓香的沸汤里了。欢喜里,抬眼看去,古色古香的包间门大开着,暗红的桌面上水汽蒸腾。有男人在一边擦汗一边大快朵颐,一大桌子人正谈笑风生。恍惚间,我似乎看见明末的袁姓三兄弟正值青春,他们和公安派的本土成员在这里吟诗作赋,对饮小酌,相谈甚欢。酒酣情浓处,男人们大呼舌尖上的美味。 人生这样寡淡。用晶亮的锅仔支起一锅热辣辣,香喷喷的炉子是不是可以让生活在一饭一粥间鲜艳许多呢? 其实,我们所追寻的不过是在最最自然的日子里拥有一份喜气安稳!
8
斗湖堤,我认识它么?我不知道! 斗湖堤,我热爱它吧?毋庸置疑! 从小到大,这小小的县城,围着我,绕着我,庇佑着我。我的简朴生活,在这里发生,在这里停留。对于我来说,我在这里真实地生活,深切地热爱。 每日里,打开门窗,在三袁故里喧哗的人声里,我是可以闻到熟悉的气息和热气腾腾的烟火味的。我敞开的明亮生活,在重复的日子里,在门开的那一刻,会哐当一声扑面而来。 我的房屋前是一条狭窄的街道。学校、早餐铺子、五金铺子、小超市、小文具店、小缝纫店、药店、卫生室……还有生长在角落里的野花,野草和人家屋子前并不高大的植株。 我在厨房里煎鱼,刺刺啦啦的声音里偶尔会溅起一滴两滴的油星,我连连后退。我的旁边,青菜是碧绿的,淘洗后还滴着水。饭已经好了,它无声无息地躺在电饭煲里。一曲《斯卡布罗集市》在循环播放,一本半开的散文集随意散在案板,一杯绿茶还冒着热气。这无人惊扰的安逸,在屋子四周茂密地走动。 抬起头,后窗外,是学校的小树林。水杉树直入云霄。在晚春中,巨大的绿从四野里跳出,它们如此任性地生长。我听到一些鸟叫。“叽……叽……叽……”,却并不见雀子的影子。或许,是那繁茂的绿遮住了它们吧? 突然,一只灰雀飞了起来,几只灰雀飞了起来。它们开始歌唱。我打开后门,看到四五只灰雀在林中不同的树梢立着身子唱起来。高高低低的树梢上,它们在表演么?它们在比赛么?它们唱一会,又飞一会;飞一会,又唱一会。它们的声音,并不是我描绘的样子。这大自然中最最美好的声音,虽反复不已,却永远悦耳怡心。 下课的铃声响起,我能听到孩子们愉悦的欢呼声,蹬蹬蹬的跑步声。他们勇敢、纯真、机敏、善良。我许多美好的感觉都来自于他们。 上学和放学时分,一些穿着不同图案衣服的孩子打我门前经过。那些神奇的卡通画让空气中都弥漫着新鲜的、可爱的气息。 那个蓝衣服上印着光头强的男孩儿每次看见我都会热情地和我招呼,他的手里有时拿着一截火腿肠,有时拿着一袋辣子,有时拿着一罐饮料。他居然伸出来递给我,要我吃。 嗨,他微笑的面容是新生的风景,散发着迷人的味道,让人心生翩跹。他给我真意,让我浑身每一个毛孔都浸润着喜悦。
9
我该去看看江水了。我在心底对自己这样说。 每年的四月五月间,我都会去看看它的,如同与一个老友的约定,它在那里等着我,盼着我呢。 站在堤坡上,只见一江碧水,在堤坡下保持着自己的纯净。远方,迷蒙的村庄,树木,田野是一幅自然的水墨画。夕光从四面八方包裹着这片天地。恍惚间,我感觉自己离天很近,离地很远。 现在,我坐在岩石上。我的旁边,从石缝里长出来的野草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坡地上,有油菜花已经结了菜籽儿。它青色的,纤细的荚与我一起看着一层一层的水波推涌。它有我的喜悦么?它有我的思潮么? 几只白鸟,不知从哪里飞起,点缀着蓝天。我欠起身来,四下里张望。远远地,一艘货轮驶来,竟让我有惊喜的感觉。 怎么会是惊喜呢?我记忆中那么多的船呢? 阔气的的客轮,轻快的划艇,笨重的货轮,古朴的木船…… 它们,应该如墨点一般点缀在江面,有着独自的闲散与安然。 我是想做一只船的呀,或者说我是想做一个生活在船上的人,漂泊在水上,随水流飘远,带着一腔情怀,到达一个叫梦的地方。不,不,我还是应该坐在划桨的位置,划回家去。我的船桨会打起一个个漩涡儿,有鱼儿惊慌地飞起又落下,风吹得紧了,我的帆,饱满地张挂着,瞧:我划得多快呀! 我想,生长在江边的人,对水都有特殊的情感吧。你来到它身边,会安静,会沉淀,会把心底的烦忧抛进一江春水,然后带着清新,带着自然投入生活。而阳光还是那样的阳光,雨雾还是那样的雨雾。 此时,有坐在江边垂钓的男子站了起来,不知他抓了什么撒了出去,又拉起鱼杆,在鱼钩上放鱼饵。不一会儿,只见他慢慢拉起钓丝,而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一边发出“吱吱叽叽”的声音一边扭动着身子给拉到了空中。我看他摘下鱼,又把钓丝甩了出去。那细细的丝把他和自然联结了起来。他一定是自得的,我听见他的口哨声穿过光线,散布怡然的心情。 风窸窸窣窣地吹着。我看见一只白鸟立在坡下,这使我的目光和它对照立着,一动也不动。儿此刻,天地之间,仿佛只余下流淌而来的江水,近处洁净的岩石和我逐渐柔软微笑的目光。哦,还有白鸟隐隐欲飞的翅。我开始相信,人世之间,总有一些美好等着你,遇见它,都是上天给你的恩赐。 我总以想象的方式来认识我不曾到过的地方,不曾熟悉的人。在想象中,我不知道,当中郎倡言“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时,这性灵的江水是否给了他激荡的情怀? 在浩浩汤汤的历史河流中,多少人,多少事灰飞烟灭,而三袁兄弟能在神州大地上流传,是不是来源于故乡的一湾碧水呢? 江河湖海,是最初生命的起源之地,种种故事和情感的诞生之地呀。 我想,无论是我,是你,还是在世事变迁里影响着我们的三袁兄弟,我们都是从远处而来,又将向远处而去……
10
午后,读《三袁笔下的公安》,几百年前公安的风物、风情扑面而来,竟有一种熟悉的牵引,接近内心的明朗清净。 是的,怎不熟悉呢?这我生活着的小城,有我全部的全部。 听音乐。一曲《云水禅心》,呈现嫩绿色的光,照着浮生里的生动,让人觉得活着的美好。 彼时,四月末了。阳光落下来,就有细小的尘粒在光线中浮动。起身,泡了绿茶,又洗了红枣加在里面,盖上茶盖,稍等片刻,再打开嗅一嗅,就有甜香的水汽浸润我的面庞。 忽然,手机发出细小的声音。打开一看,原来是小友发来短信,告知我已到广东。点击回复,说着要她出门在外保重自己的话,心里边却想着她在外山高水远,怎比得了一家人暖在一起,不如归来。但我没说,说了她也不会听。因为我知道,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不一样,那是她自己选择的欢喜与疼痛。 收拢心情,铺开毛边纸,练习楷书。 楷书呀,人到中年,临习楷书,只觉得这不露痕迹的端丽里,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全是日常了。 是的,就是日常。日光中,悠长的时间怀了郁郁然的青,从指缝里流走…… 而我,隐于我的小城,在微不足道的生活里真实地行走,想着:有茶的日子是好的。粗茶淡饭亦是隽永。
莲叶:本名徐玉莲。爱好文字与书法。有文字散见《诗刊》《星星》《草堂》《芳草》等。 地址:湖北省公安县瓦池湾小学旁 邮编:434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