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非常关注)银发经济时代,保健品渐成新宠。时尚流行、大行其道者,源于人们“有病治病,没病强身”的想法。(荆州新闻网1月7日)
芸芸众生,茫茫人海,构成了我们这个熠熠生辉的世界,人人享有健康,一切为了健康,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如何慧眼追求,里面却大有说道。
上个世纪初,上海中法大药房老板黄楚九,曾挖空心思推出过一种名叫“百龄机”的补剂。“百龄”者,百岁也,益寿延年,长命百岁。“机”者,是说人体犹如一台机器,五脏六腑哪块出了问题,都不好使。他重金礼聘著名广告师周名刚和鸳鸯蝴蝶派作家徐卓呆代拟广告,一时间,“百龄机祛病补身之十大奇效”“百龄机滋补人身十六部之证言”“百龄机具备万能补力之原理”……在报刊上好似黄沙搅天,一如浪翻潮涌。黄楚九犹嫌不足,又找来百位耄耋老人,个个鹤发童颜,人人长须拂胸,合影登报,谓之“百龄大会”,配文:“日服百龄机生奇效,百龄老人永远不老”。短短三年时间,“百龄机”赚得暴利逾二百万大洋。资本家铁犁耙利的生意经,可谓费尽心机、用心良苦。碗再大,也要考虑胃。无论黄楚九说的怎样天花乱坠,百龄机的功效也就一种:润肠开胃。
纵览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如果说一种药从“治感冒”到“治脚气”百试百灵,那就等于告诉我们,这种药什么病也治不好。况且,药品是国药准制,保健品是卫食健制。也就是说,保健品连药品都不是,只是一种食品,故所谓“疗效”的问号还需要倍数放大。
按专家所言,保健品大致可分为保健食品、保健化妆品、保健用品等。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细分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辅助调节人体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因此,“吃不死人,也没有效”,是大多数保健品的本来面目。
近年来,保健品市场乱象频生,虚假宣传,甚而“三无”产品为其延誉的广告,铺天盖地漫天飞,社区门栋竞相推。许多空巢老人缺乏常识,不易辨真识假,部分商家则会通过送鸡蛋、送茶杯、送围腰、免费“保健讲座”等形式钻亲情缺失的空子,甜言蜜语套近乎、夸大功效治百病,导致多地老人屡屡中招,出现了保健产品堆满屋,举债借款没活路的现象。这种逻辑实在让人看不懂,购买保健品原本为了延年益寿,没了活路却正好与初衷南辕北辙。
云雀麻雀不同嗓,锦鸡乌鸦不合巢。善良的人们,千万别忘了,“我们这个世界,可有的东西很多,可无的东西很多,可有可无的东西也很多”。常言平时不养生,到时养医生。但养生保健方式无数,保健品并非唯一单选。回头说,保健品商家宣传,应天下明德、名实相符。一句“若是狮子,何必炫耀?”搁在这里同样有理。
剖析保健品市场乱象,个中原因虽有多种,亡羊补牢方是正途。四点不应忽视:一是保健常识推广普及,需要纳入全社会的视野;二是老人要睁大明辨的眼睛,凡事多质疑多咨询多商量;三是政府相关部门应施展铁拳手腕,对假冒伪劣保健品露头就打;四是百忙的子女关心不能缺位,因为,关爱才是老人最紧迫、最急需的“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