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9-1-20 09:00: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01-18
打造安全生态“菜篮子”
——市农业局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侧记
通讯员 喻春桂 罗九玲
2018年12月初,在2018大别山(黄冈)地标优品博览会暨首届东坡文化美食节上,60多个黄冈特色蔬菜(加工)产品,深受广大客商青睐。
近年来,市农业局扎实做好蔬菜产业提档升级文章,努力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89万亩,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50万亩,总产量310万吨,实现产值85亿元。
发展特色产业,注重培育主体
市农业局充分利用黄冈独特的地域优势,引进5大类50个新优蔬菜品种,积极发展县域特色蔬菜产业。
黄州区青松苑蔬菜合作社“长青腾”有机蔬菜年销售量达10万公斤。麻城市“麻城辣椒”、芦笋、山丘食用菌规模发展。罗田充分发挥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资源优势,其山珍野味食用菌、山野菜等,已成为武汉东湖宾馆接待国家领导和外宾的美味佳肴。浠水县“巴河莲藕”“散花藜蒿”“盐客树杭椒”,蕲春的芹菜、黄梅的螺丝椒,俏销市场。
发展蔬菜加工,延伸产业链。湖北福耕投资公司新建蔬菜加工厂,加工本地包菜、青毛豆、大蒜、萝卜、山野菜、莲子、食用菌等产品25万吨。湖北地之蓝公司新建5000立方米蔬菜产地预冷,蔬菜产地加工规模不断增强。
强化招商引资,为蔬菜产业注入新动能。能人回乡“千人计划”100亿元发展蔬菜产业,新增蔬菜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5家,全市蔬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达到183家。
推动融合发展,加强科技创新
我市各地采取“直销+配送+休闲观光采摘”经营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助力产业扶贫。
罗田县大自然食品公司山野菜网络订单供不应求。黄州区蔬菜休闲采摘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增加收入200余万元。红安“红宝萝卜”“竹林园薯尖”、香菇等为该县脱贫“摘帽”作出重要贡献。武穴“佛手山药”进一步做大做强。英山县打造24公里环山庄生态休闲蔬菜旅游观光带,“一筐生态菜”让3万名农民走上致富路。
积极与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示范,黄州区12个蔬菜大户均应用了翻耕、播种、有机肥拌料撒播、包装分拣等农机作业,缓解了人工难请、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全市新增农机农艺作业应用1500亩,建立“黄冈蔬菜”交流平台,年平均发布蔬菜科技、市场信息300余条,切实有效服务了企业、农户蔬菜生产。
积极创建品牌,确保质量安全
全市以2018“农业质量年”为契机,努力开展蔬菜品牌建设,提高蔬菜产品质量。
现有商标注册的蔬菜品牌43个,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中,我市黄州藜蒿、黄州萝卜、叶路大蒜3
个品牌上榜,占全省总量25%。全市蔬菜“三品一标”产品发展到187个,其中地标产品9个。武穴“佛手山药”在第十五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作专场推介,在央视《源味中国》播出后,产品供不应求。
坚持绿色发展,强化源头管理,加强检验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广“水肥一体化”、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等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总面积达52万亩,提质增效面积26万亩,降低肥药使用量达23%。
采取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肥水、统一病防、统一采收管理模式,启用物联网大数据、二维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建设,开展全市蔬菜生产质量督查及定性定量检测,我市连续三年蔬菜抽检质量安全合格率均在99%以上,确保让广大市民吃上“放心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