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238|回复: 5

[古塔茶馆] 鄂东油菜产业大发展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9-1-28 08:09: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油菜花香红土地——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黄冈试验站助力黄冈油菜产业发展纪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9-1-28 08:1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添加时间 : 2019/1/27 10:25:23
作者 : 常海滨  
 


油菜飞防现场观摩会

黄冈是湖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油菜种植基地,油菜常年种植面积维持在280万亩左右。2008年,由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启动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黄冈油菜综合试验站正式成立并运作,依托单位为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10年来,一大批优良的品种、成熟的模式、高效的技术、先进的工艺在黄冈生根发芽,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油菜产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油菜面积由2008年的257.73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98.22万亩,单产由2008年的114.55kg提升到现在的133.43kg,提高了油菜种植水平,稳定了油菜种植面积,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良种和高效生产技术推动产品节本增效

10年来,黄冈油菜综合试验站积极开展油菜新品种比较和展示试验,积极引进省内外油菜品种在本地进行试验展示,年均开展油菜品比和展示试验8组以上,累计开展相关试验100多组,筛选和推广了一大批高产、优质、高抗油菜新品种,油菜主推品种也由10年前的华双4号、华双5号、中双9号等少数几个主推品种发展到当前以阳光2009、华油杂62、华油杂9号、华油杂13、中油589、希望528、中油杂19、大地199、圣光86、华油杂72等一大批高产优质品种为主的良好局面,为政府采购和农户购种提供参考,为本地油菜品种更新和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0年来,黄冈油菜综合试验站积极在本地区开展油菜轻简高效生产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工作。开展了油菜一次性机播、油菜人工撒播机械开沟覆土、无人机“一促四防”、无人机喷施干燥剂、机械分段收获、机械一次性收获等油菜轻简、机械、高效生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活动,累计开展油菜轻简高效生产现场观摩会50多场次,有效促进了本地油菜轻简化、机械化、高效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力度,大大减轻了油菜生产用工的投入,为油菜节本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油菜生产主推技术已经由原来的人工育苗移栽、人工田间管理、人工收获为主的生产模式发展到当前以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为引领的生产模式,大大减轻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种植油菜的效益。

10年来,黄冈油菜综合试验站结合不同生态区域的生产特点,积极探索适宜当地的种植模式。先后开展了稻—油免耕移栽技术示范、稻—油免耕撒播技术示范、谷林套播技术示范、“油—稻—再”生产技术示范、棉林免耕套栽油菜技术示范、棉林套播油菜技术示范、棉后油菜免耕移栽技术示范等多种生产模式,先后参与制定了“棉林套播油菜生产技术规程”、“稻茬油菜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和“水稻秸秆覆盖还田油菜免耕直播生产技术规程”等湖北省地方标准。本地油菜主产区的主要种植模式也由原来的混乱杂基本形成一个区域一个主推种植模式的现状,有效提高了油菜种植的标准化生产,大大提高了油菜的种植效益。

多功能利用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10年来,黄冈油菜综合试验站结合本地油菜生产实际,积极开展油菜多功能利用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力度,不断开拓油菜的利用途径,提升农民种植油菜的综合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先后开展了油菜做菜薹、油菜做绿肥、油菜做青饲料、油菜观花旅游、油菜做蜜源等油菜多功能利用技术研究和示范工作,先后在本地区建设油菜多功能利用示范片20多个,开展相关现场观摩和技术培训15场次以上,油菜多功能利用技术日益成熟,油菜生产已经由10年前的以收获油菜籽为主的传统生产模式发展到当前油用、菜用、花用、饲用、肥用、蜜用等多途径利用共存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推动农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合试验站成立以来,依托体系岗位专家和黄冈农科院科研力量,把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开展,在油菜生长管理的关键时间,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会,不断提高种植户的油菜种植水平,促进油菜先进生产技术在本地区的普及和利用。先后举办各类油菜技术培训班35次以上,开展现场观摩会40多场次,开展技术指导100多次,累计培训种植户、技术骨干等15000多人次,涉及到油菜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效的提高了种植户的水平,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在本地区的普及和利用。

发挥优势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和精准扶贫

近年来,由于受到国际油料市的冲击,油菜价格持续偏低,农民增产不增收。面对这种情况,黄冈油菜综合试验站积极加强与国家水稻、棉花、蜜蜂、绿肥、玉米、中药材等产业技术体系的合作,联合开展了“油-稻”“油-稻-再”“油菜作绿肥”“棉-油”“油菜蜜用”“油-玉”“油菜-菊花”等多种高效生产模式的联合攻关和示范工作,召开了多场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会,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技术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提高了油菜在农业生产中的附加值,有效推动了本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黄冈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国家贫困县有4个。黄冈油菜综合试验站结合体系工作,积极对接国家、省市精准扶贫工作。团队成员中有“三区”科技人才、“第一书记”、湖北省科技特派员和黄冈市科技特派员等。通过整合黄冈农科院科研力量积极在贫困地区和对口帮扶村开展技术培训、建立试验示范片、免费提供生产资料、对接贫困户等形式,将体系和黄冈农科院研发的先进成果和技术在当地推广示范,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精准扶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9-1-28 14:08: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生稻: 割过的稻桩继续生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9-1-28 14:08: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日报
大鱼号
5小时前

关注



进入抽穗期的再生稻。



头季稻收割后留下的稻桩开始萌芽。



再生稻生长至约10天的模样。



再生稻生长至约60天的模样。

“你如果能有出息,割过的稻桩也会长出谷子。”在一些地方,父母教育调皮的小孩子常用这样一句俗语来“激将”他(她)。正如这句俗语所言,让割过的稻桩长出谷子一度是极其困难的事,但随着机收再生稻技术的不断成熟,割过的稻桩再长谷子,也不再是“困难的事”。

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近日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提出今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在16.5亿亩,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机收再生稻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无疑为粮食增收和粮食安全提供了双重保障。

有统计数据显示,机收再生稻比一季中稻增产53.85%,每产1吨稻谷减少农药用量20%,肥料利用率提高6.8%。再生稻究竟是什么?再生稻想要“再生”需要突破哪些技术难题?机收再生稻发展前景又如何呢?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黄进 通讯员 邹文平 胡香玉 实习生 高雪迎

再生稻比正季晚稻每亩多赚300元

所谓再生稻,它指的并不是某一种水稻,而是一种水稻种植模式,是利用水稻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腋芽,经适当栽培管理使其萌发成苗并抽穗结实,再收获一季的稻作模式,亦称“一种两收”。“这种种植模式就好比收割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播种一季可实现双收。”有专家形象地比喻。

再生稻的一个特点是,在一季稻成熟之后,留下下面的植株和根系,施肥和培育,让其再长出一季稻子。由于在原有的根系上再次生长,大约2个月后水稻便可成熟收割。由于生育期比较短,植株比正常晚造矮,生物量比较小,病虫害相对比较少,不用打农药。

其中,再生稻也分为传统再生稻和机收再生稻两种。传统再生稻,指“头季稻成熟时采用人工收割后收获的再生稻”,其缺点是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制约着再生稻进一步发展;而机收再生稻,则是指头季稻成熟时采用收割机收获的再生稻。记者了解到,2010年前后,我国开始进入机收再生稻研究应用阶段,目前机收再生季亩产约250公斤—300公斤。

“不用打农药可以让再生稻更加安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下称水稻所)副所长钟旭华说,除此之外,种再生稻与种双季晚稻相比,种再生稻不用抢季节,又省种省工,不需育秧、耙田和插秧等,成本大大降低。

“成本大大降低,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种粮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钟旭华还算了一笔账,目前水稻所在广东示范的再生稻亩产量稳定在700斤以上,而从成本来看,正季晚稻平均为1元/斤,但再生稻的成本只有0.4元—0.5元。假如种植一亩再生稻,按照产出800斤,以1.5元/斤计,毛收入1200元,成本约400元,可净赚800元;而种植一亩正季晚稻,产出1000斤,同样以1.5元/斤计,毛收入1500元,成本约1000元,可净赚500元,再生稻比正季晚稻要多赚300元。

腋芽的位置决定产量

据钟旭华介绍,早在西晋就有关于再生稻的记载,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由于粮食缺口比较大,广东掀起了再生稻研究热,研究水平和产量居全国前列,种植模式多样,但均为头季人工收割的传统再生稻。

再生稻头季收割为什么只能采用人工收割呢?原因在腋芽上。水稻地表以上的一共有5节,从上到下依次编号为倒1—倒5,即离地面最近的一节为倒5节,最高的一节为倒1节。其中再生能力强的是倒2、倒3和倒4节位上的三个腋芽,这三个腋芽上长出的水稻,产量会占第二季的80%以上。

因此,如果采用机收,倒2节和倒3节腋芽,由于位置较高,很容易遭受收割机碾压带来的伤害从而不能萌芽。由于碾压后失去了再生能力强的腋芽,第二季的产量就要打大折扣。因此,头季的水稻必须采用手工收割才行。

然而,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雇人收割的费用也水涨船高,这就使得很多人不再愿意进行再生稻种植,“传统再生稻头季采用人工收割,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制约着再生稻进一步发展。这种再生稻栽培方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钟旭华分析。

随着机收再生稻栽培技术研究的发展,再生稻头季机收变成了可能,这使再生稻种植再次“活”了过来。广东于2016年左右开始对机收再生稻的研究示范,以适应稻田机械化生产和轻简栽培。这也代表着,再生稻在广东沉寂了三四十年之后重获新生。

头季品种选择至关重要

再生稻头季是如何实现机收的呢?机收再生稻栽培技术,是如何让被收割机碾压过的腋芽还能够继续生长而不至于减产的?

这背后的秘诀首先在于头季使用的水稻品种上。

为了实现头季机收,钟旭华的水稻所机收再生稻研究团队开展了多次品种筛选实验,并最终从124个水稻品种中筛选出了黄华占、美香占2号、粤泰油占等适合广东的机收再生稻品种。

同样是续留再生稻的水稻品种,为什么筛选出来的这些品种就能够机收呢?

原来,研究团队在过去的研究和实践中,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在选择续留再生稻时,人们多选择杂交稻籼稻品种进行种植。并且要高留桩,确保倒2、倒3和倒4这三个节位上再生能力强的优势腋芽留在稻桩上。

但有一部分水稻品种,它的优势腋芽在倒4、倒5节上。倒4节腋芽在机器收割时本来就能存活,只不过需要一段恢复时间。倒5节腋芽,离地表只有1-2厘米,收割机碾压对它影响很小。因此,选择这样的品种来续留再生稻,头季就能够实现机收。

正是发现了水稻品种的这个秘密,再生稻头季才实现了机收。

目前,钟旭华的团队经过几年的研发攻关,已筛选出了一批强再生力品种。2018年11月,在梅州兴宁市“华南机收再生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现场观摩暨实割验收会上,经专家组现场实割验收,黄华占机收再生稻亩产达到409.6公斤,刷新了广东省机收再生稻产量纪录。

“低留桩”合理晒田产量高

水稻所机收再生稻研究团队还因地制宜,根据华南地区的气候特点,总结出了“低留桩,高产量”的经验。“目前国内其他地方的再生稻以中高留桩为主,一般都强调重施促芽肥。广东光温资源丰富,再生稻应采用低留桩,以适当延长再生季生育期,提高产量。”钟旭华说:“实验发现,在广东的机收再生稻,留桩高度越低,产量越高,因此我们建议只留5厘米左右桩长最合适。”

和手工收割的再生稻相比,由于机收再生稻的品种变化比较大,因此在田间管理上,也有环节与传统的管理方式不太一样。

晒田,也就是给田地“晒太阳”,是水稻栽培中的一项技术措施。过去,再生稻头季要晒田两次,目的是为了提高根系活力。如今,机收再生稻晒田还有另外一个目的:让土壤沉实,便于收割机进地收割。“头季稻的后期水分管理也很重要,后期晒好田,晒得比较硬,可以减少机械碾压毁蔸的影响。”钟旭华说。

机收再生稻的晒田时间、次数和过去相同,但是标准不同,第一次晒田要求地面出现干裂,第二次晒田,也就是收获前断水的时机,要求机收时地面不明显沉降。“再生稻出苗时,同样要做好水分管理。”钟旭华进一步分析,“在广东早稻收割时节,气温很高,如果田间留水太多会把留桩的芽烧坏,如果留水太少,又不能正常出芽。”

“从光温条件来看,广东全省都可发展再生稻。”钟旭华非常看好广东机收再生稻的前景。据他介绍,广东省常年水稻土地面积1400万亩,可供发展再生稻的耕地资源在300万亩以上。“以每亩800斤,每亩净收入500元来计,不仅能保障粮食稳定增产,更能为全省农户增收约15亿元。”钟旭华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9-1-29 11:14: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麻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多点开花
添加时间 : 2019/1/28 10:42:49
 
黄冈新闻网(通讯员万永庄 朱光波 周富平)1月21日,麻城市木子店镇长岭关村迎来了大批回家过春节的游客。村党支部书记熊德平高兴地说:“这里曾经一片沉寂。近几年,我们依托长岭关景区独特资源优势,打造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现在逢年过节游客络绎不绝。”

这是麻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多点开花的一个生动缩影。

精心谋划,大力实施“三乡”工程。该市成立了“三乡”工程建设指挥部,出台了《麻城市支持“三乡”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吸引能人回乡投资创业。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到黄陂、安徽金寨考察学习“三乡”工程,探索老区振兴发展新路子。

筑巢引凤,建立能人回乡创业项目库。利用各种节会,召开能人回乡创业座谈会,积极宣传政策、推介项目,掀起回乡创业热潮。高起点编制策划“三园一体”、特色小镇等城乡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打造64个符合回乡能人投资意向项目。

夯实基础,重点培育和打造特色产业。该市重点培育“花经济”,持续打造“五朵金花”品牌,聚焦菊花产业,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茶花等其他“花经济”,在福田河、黄土岗、顺河、乘马岗等地打造一批优质高产油茶基地,在宋埠、中驿、歧亭等地积极发展有机蔬菜,在三河口、木子店等地推广种植高山蔬菜,打造武汉城市圈蔬菜供应基地。鼓励龟山岩绿、木子店老米酒、夫子河鱼面、三河天麻等地标优品发展壮大。

强化保障,打造人才聚集高地。该市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加强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养一批乡土科技人才、乡村工匠。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依托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立青年人才创业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9-1-29 11:14: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勇夺税收收入开门红
添加时间 : 2019/1/28 10:43:41
 
黄冈新闻网(特约通讯员郭占军 通讯员赵瑶瑶)1月25日,从武穴市税务部门传出喜讯,截至1月23日,该市组织入库税收3642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0132万元,增幅39%,地方公共财政累计入库201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5434万元,增幅37%,税收收入实现首月开门红。

新年伊始,武穴市积极对标融入全省“一芯两带三区”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三先”(黄冈率先、全省领先、全国创先),奋力“三争”(争建创新强市、争创高质量发展示范市、争当全省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全面激发新优势,打造升级版,在高质量发展中争上游、走前列。

力促项目建设开门红。武穴大力开展项目开工月活动,1月8日、9日两天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资额43.6亿元。实行市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武穴长江大桥、武穴电子信息园等4个省重点、10个黄冈“双百”在建项目、79个市级重点项目强力推进。一季度有望统计入库重点项目30个以上。

力促工业经济开门红。深入开展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大排查、大帮促活动,建立工业运行问题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对停产半停产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对重点骨干企业实行挖潜扩规,确保一季度完成全年工业总产值目标的21%、增幅达到13%。深入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祥云25万吨硫铁矿制酸、磷石膏资源化利用、广济药业维生素B2质量升级和安全环保技改、智轩汽车新能源设备及生产线智能改造等10个技改项目相继开建。

力促项目投产见效。采取一线工作、现场办公、代理帮办等措施,重点抓好嘉路喜再生资源利用、襄大生猪屠宰等重大项目投产见效。强化要素保障落实,持续开展服务企业行动,落实领导挂点、部门帮扶机制,常态化推进“两月一单”活动,着力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用电、用气等难题。提早开展“春风行动”集中招聘活动,搭好企业招工服务平台。1月18日,在该市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暖冬行动”中,10家金融机构分别与祥云股份、广济药业、龙翔药业、迅达药业、昌耀电力等29家企业签订协议,投放信贷金额46.05亿元。

力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该市税务部门开辟办税绿色通道,大力推行“一站式”网上办税,打造“互联网+办税服务”模式,提高办税效率,为创业者营造高效、便捷的创业准入环境。深入开展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大走访、大辅导、大服务”活动,主动破解企业涉税办理“堵点”“痛点”和“难点”,助推税收收入实现首月开门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