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512|回复: 6

[吴风楚韵] 【文化黄梅】黄梅年俗:腊月二十四 打伢过年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9-1-30 14:30: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化黄梅】黄梅年俗:腊月二十四 打伢过年

黄梅政府  今天


    每年的腊月二十四是黄梅人的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忙碌起来了,打扬尘的打扬尘,买年货的买年货,新年到来的喜气氛围充斥着梅城的每个角角落落。
    二十四过小年大多数家庭一般只随便做几个菜,不像大年三十那样丰盛热闹。
   “有钱无钱回家过年”,腊月二十四后,外出的亲人陆续也回家过年。虽说“有钱莫买腊月货”,越到年边,东西也就越贵。但还有一句话“过年谁不吃顿饺子”,人们还是陆续地办理年货,买新衣服,打扬尘,擦窗户,刜猪,刜鸡,刜鸭,腌腊肉、腊鱼,灌香肠,炸圆子,有的家庭还打豆腐。

    黄梅有句民谚:“腊月二十四,打伢过年”。有种说法是越打越热闹,越打越发。是希望孩子能在以后孝顺,听话,老实本分做人,一般是象征性的打小孩屁股几下。为什么要打小孩子屁股?因为是怕“童年无忌”,小孩子玩心大,记性差,通常口无遮挡,不吉利的、骂人的话随时会脱口而出。过年为了讨得好吉性,人们都喜欢听到祝福的话,吉利的话。小孩子说错话,不是被大人瞪眼,就是挨“栗子”。即使没遭到肉体之痛,也已经吓得不轻。过年的时候,许多家庭的墙上还贴有“童言无忌”的小红纸呢!正因为有了“腊月二十四,打伢过年”的"紧箍咒",小时候的我们过年说话都小心翼翼,生怕一“栗子”叩过来。

    如今,“腊月二十四 ,打伢过年。”的习俗早已不见了踪影,更多的是这一天,家家户户大人孩子欢聚一起,开开心心迎接新年。




来源:曹锦军围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9-1-31 10:25: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意春节|笙歌间错华筵启, 喜新春新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9-1-31 10:26: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网
大鱼号
2小时前
关注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盛大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一个象征希望、充满喜庆的节日,同时也是亲朋好友共聚、尽兴贺岁的热闹节日。历代文人墨客都会被浓厚的过年氛围触动心弦,写下众多名篇佳作。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春节期间,人们笑容洋溢,相逢道贺,辞旧迎新。在这个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喜庆节日里,让我们徜徉在古色古香的春节诗韵中,一起细品诗词中的年味儿,发现古人笔下的诗意春节,感受古往今来春节的吉祥如意和快乐喜庆。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说到与春节有关的诗词,又怎能不提到这首脍炙人口的《元日》?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去旧布新之意,与首句爆竹送旧岁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守岁》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李世民的这首诗娓娓道来,为热烈的新年平添了几分自然清新之感。“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一句中,诗人通过时令转换的景物描写,用“去”和“入”两个动词营造出了一种暖洋洋、乐融融的节日气氛。

《双燕儿·除夕》

[宋]杨无咎

穷阴急景暗推迁,减绿鬓,损朱颜。利名牵役几时闲?又还惊,一岁圆。

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大家沉醉对芳筵。愿新年,胜旧年。

这首除夕词立意别具一格,饶有情致。上阕隐透出对年华不再的感慨,“又还惊,一岁圆”写出词人惊叹又一年过去,“惊”字表达出词人对于岁月流逝之快的惊诧。全词末句“愿新年,胜旧年”是词人良好的祝愿,表达了他渴望在新的一年中有所成就,寓意深远,耐人寻味。

《除夜太原寒甚》

[明]于谦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这首诗写的是除夕夜的寒冷,读来却给人以春天的喜悦和暖意。“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春风是那么逼近,似乎就在屋子的东头,从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迫不及待地盼望着春天的到来,期待着在新的一年里进一步建功立业。

《迎春》

[清]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此诗是描绘春节喜庆气氛的佳作。律转鸿钧,即指岁序更新;肩摩毂击,是写游人和车辆多得相互碰撞。全诗精妙之处在最后一句,以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达出新春佳节的无穷意蕴。

《元日乐天见过因举酒为贺》

[唐]刘禹锡

渐入有年数,喜逢新岁来。

震方天籁动,寅位帝车回。

门巷扫残雪,林园惊早梅。

与君同甲子,寿酒让先杯。

诗人当时因参与唐顺宗时期的“永贞革新”被贬谪出京,某年春节,白居易前去拜访,刘禹锡非常高兴,写下此诗——全诗其实只是过年的寻常反应,但其不寻常之处在于,这是一个被贬在外多年的“问题人物”写下的新年诗句。也许,正是这种豪气,才让刘禹锡在逆境中几十年而不堕青云之志。

《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清]李慈铭

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蜡鹅花下烛如银。钗符金胜,又见一家春。

自写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隐闲身。屠苏醉醒已三更。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

此词写除夕合家“岁筵”,通过写蜡鹅花、钗符金胜、屠苏酒等春节特有的物件,营造出了喜庆祥和的气氛。全词末句“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鸡鸣添岁,质朴而富于情味。

《探春令》

[宋]赵长卿

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菜传纤手青丝细。和气入、东风里。

幡儿胜儿都姑媂,戴得更忔戏。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这首词语言质朴无华、通俗易懂。作者看到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团坐着吃春酒、庆新年,在笙歌声中,他起来为大家祝酒,祝愿在新的一年里,大家都吉吉利利、顺心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9-1-31 10:2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如归去 乡村已入旧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9-1-31 10:26: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大鱼号
10小时前
关注
春节已经成为国人一种精神的图腾。但在很多人看来,如今过年“年味”越来越淡了,曾经集体记忆深处的春节元素在慢慢消失。“年味”虽然变淡了,但“春节”却未曾远离,它承载于我们的行动里,植根在我们的记忆中。

作为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移风易俗,影响和塑造着我和我的这代人。我记忆中最难忘的春节在2002年。对农村孩子而言,这大概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刻了。我们可以有漂亮的新衣服穿,特意跑去小伙伴面前炫耀;有好吃的食物可以用来解馋,消解积攒了一年的口水;还可以纵情玩耍,释放无忧无虑的天性。更何况,还可以收到压岁钱,只要给长辈磕个头、说声“过年好”,就能把钱收入囊中。孩提时的欢乐很简单,哪怕是短暂的欢愉和片刻的满足。

我和小伙伴们时常在拿到压岁钱后,迫不及待地跑去村里小卖部买鞭炮,然后三五成群在大街上放,或是跑到村南头,站在桥上将点燃的鞭炮扔进河里去“炸”冰和去“轰”鱼,惊扰河的睡眠和鱼的美梦。鞭炮引线并不长,点燃后必须在极短时间里将鞭炮扔出去,不然就会炸到自己的手。村里几乎每个玩炮的小伙伴都有被炸到手的经历。那时人小,玩的鞭炮威力也小,被炸到之后除了有些疼,并不会受伤。后来,人长大了,鞭炮的尺寸也随之变大,从小炮仗换成了“二脚踢”。于是,敢不敢手拿着点鞭炮,敢不敢放“二踢脚”,成为检验一个男孩有没有男子汉气概的标准。那时,几乎每个人都争着去证明自己是勇士,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是懦夫。“爆竹声中一岁除”,除夕的氛围里,少不了一声声鞭炮声的烘托,噼里啪啦的鞭炮将过年的热闹景象推到极致,这声音欢快、干脆而又热烈,既是对过去一年霉运的驱除,也是对新一年好运的期盼。

在农村,大年之夜也是离不开灯的。当时村里没有路灯,各家就在自己门前点上两盏油灯,家庭条件好的会在门口点两支蜡烛。妈妈经常把白萝卜或胡萝卜切成小段,在中间挖个小槽倒入棉油,用棉花做灯信,一盏盏精致的萝卜灯便做好了,放置在每个房间和大门口。妈妈一做完灯,我就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挨个点燃。看着院子里慢慢亮了起来,别提有多兴奋。那时我就在想,每一盏灯都在和黑夜斗争着,而我点燃的这些灯迟早要熄灭,想着想着就变得难过起来,但转念想到黑夜也会有尽头,心里的阴霾就会一扫而空。

我和小伙伴们也会跑到别人家门前去找蜡烛,拿去点炮仗,边扔鞭炮边嬉闹;或是拿去点燃干柴,在暗夜里生起一堆火。小伙伴们便烤起火来,抵御冬日的严寒。站在火边烤火的感觉,像极了春天,也有些许夏日的感觉;在火边,我们就这样完成了跟冬天、跟过去一年告别的仪式。

过年就像一场场宏大的仪式,有鞭炮热烈喧闹的“声”,也有灯火光亮绚丽的“色”,所有人一起拿起笔,共同奠定了这个节日的基调。而每个人在这个节日里,都写出了不同的故事。后来我在城市读书、工作,虽然过年的方式越来越多样,现实的烦恼也越来越多,却再也难以找回曾经在农村的“年味”,那一年的春节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而我也不再是那个天真无邪的少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9-1-31 10:32: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曝光:希望你没买!这些年货绕路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9-1-31 10:3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曝光,太可怕了!希望你没买!现在多少假货,流向中小城市的农村?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购买!请大家擦亮眼睛,你仔细看一下包装,王老先生?王老菊?王老世家?到底哪个才是中国人的凉茶?山寨假冒食品为什么会在农村扎堆?这些假冒伪劣食品并不是这个市场真正想要的,而很多人钻了空子,利用一些小卖部的地理优势和农村老年人的节约心理,售卖这些产品。


山寨假冒食品的横行,怎么才能无处遁形?集市上的大量售卖,让很多村民们不小心中了招,核桃还有八个九十个?你仔细看了吗?



我们要关注和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农民的钱都进入不法商贩的腰包,损害了身心健康。现在出来了九粮液?这是什么情况?

特仓苏听说过吗,长得和正品一个模样,还有特仑特等各种名字。


需要仔细辨认什么豪牛,红午层出不穷,一个字差一笔,包装实在是太像了。这么多的山寨货,奥立傲、奥利宝望过去就让人看花了眼!


白玉兔奶糖、六日兔奶糖,总之兔子的名字随便起。

请一定要看仔细了!



“佳洁灵”用完了都难以发现,请细看一下。

少了五个神,这驱蚊效果可就不行了,真是太会想了!


康师傅、康帅博、唐师傅,改姓了衣服不换,这个你看得出来吗?


洗衣粉没错啊?图中的是“周佳牌”洗衣粉,估计正品厂家哭晕在厕所。

恰恰也不是治治,不仔细看,怎么看得出来,真是鬼斧神工!

农村是一个潜力巨大和现实的消费市场,我们一定要呵护它。不法商家的做法真是可恨,为了多方面的角度考虑,应该“严”字当头,狠刹这种假货泛滥的歪风。大家在新年买年货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啊,马上过年了,祝大家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