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兵戈 宗俊
1月30日,古城襄阳下起鹅毛大雪。87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邱少云的战友李久兰却不畏严寒,赶到襄阳名流汇会议室,参加了“传承红色基因 承担强军重任”座谈会,与国防科技大学军事基础教育学院学员王者、吴嘉豪、赵佳俊、文力、付新龙等5名学员交心谈心,以亲身经历鼓励他们要苦学军事技术和杀敌本领,为国家为人民为家乡争光添彩。

李久兰奶奶和国防科技大学的学员们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19国联合部队侵略朝鲜。 西南军区紧急电令李久兰所在的炮九团划归第十五军建制,准备开拔朝鲜。当时16岁的李久兰不断地找领导要求上前线,第一个获准从宣传队调进团卫生队。 1951年3月28日,包括李久兰在内的二千多名指战员组成的野炮、榴弹炮九团在漆黑夜色中踏上了鸭绿江桥,进入朝鲜开始战斗。

87岁的李久兰精神矍铄

一起观看李久兰的事迹短片
在朝鲜近3年的作战中,李久兰冒着生命危险成功抢救数百名身负重伤的战友,并且亲眼见证了特等战斗英雄邱少云被敌机发射的燃烧弹燃起的熊熊大火活活烧死的悲惨过程。李久兰说,当时邱少云身边不远处就有水坑,如果邱少云为了活命,完全可以打个滚进水坑扑灭身上的火,但为了赢得战斗,邱少云宁死也不动,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座谈会上,李久兰回忆了很多战斗中的故事,让这些国防科技大学的高材生们热泪盈眶。
视频加载中...
李久兰讲述抗美援朝难忘的故事
“那时候二三十岁的伤病员小伙子,我们一背就背回来了。头上有敌人的飞机狂轰滥炸我们也不怕。作为医护人员,哪里有危险,哪里有负伤的,我们就要到哪里去。你说我们的力量从哪里来?那还不是从祖国来,从人民来,从伟大领袖毛主席来!那时候我们的心中就装着共产党,装着毛主席,装着祖国和人民!”
“一个炊事员为了给伤病员改善生活,满山遍野的去寻找野菜。看到青草就尝尝,没有毒就采集。结果他采到有毒的了,就一个人牺牲在山上了。”

“敌人飞机轰炸,地上的土都蹦到我们碗里了。搁在现在,人们就会把饭倒了。可那时候一碗饭能救我们的命啊,我们就连土吞咽到肚子里了。那时候只要保命就行,保命就有战斗力,就能去消灭敌人!”

李久兰和卫生队的战友
“我高烧41度还在挖防空洞,当时一个战友就因为这种打摆子病(疟疾)牺牲了。搁在现在有药治啊,可在哪个时候哪有药呀,就用冷水敷。第二天精神好了,第三天就又发高烧了。首长说,刚一个小孩就牺牲了,不能再让这个小孩牺牲,于是就派了一个骑兵班赶到军部,带回来两支奎宁,救了我的命!”
李久兰经历了很多战斗,惨不忍睹的很多。上甘岭战役前夜,她们还在和即将出征的坦克兵联欢。可到了下半夜,特务发出了信号弹,敌人的飞机飞过来就是狂轰滥炸,结果这批士兵都牺牲了。

周子玉戎装照

李久兰戎装照

李久兰与朝鲜姐姐李玉粉合影
其实,李久兰不仅差点因疟疾丧命,还差点因敌军轰炸牺牲。
李久兰被安排在炮兵前沿医疗队担任手术医生助手,手术室就在虎岩山下的一个大山洞里。伤员很多,经常几个晚上连续手术。一天一直忙到凌晨四点,回到防空洞,李久兰很快就沉沉睡去。刚睡下不久,敌人的飞机贴着山梁,掠过树梢投下炸弹。

李久兰近照
次日清晨集合时,却不见李久兰的身影,战友们才意识到可能发生了意外,立即往消毒室跑去。她正被埋在塌损的洞里,洞口已经被土和树枝堵死。等战友把洞口扒开进去一看,防空洞有些部分已经震塌,而她则一动不动地躺着,身上散落着许多土块。一位女战士扑上来,抱着她就放声大哭。
李久兰猛地睁开了双眼,一下子坐了起来,把抱着她的战友吓了一跳。李久兰随即“呀”了一声歉疚地说:“睡过了!忘了参加集合。”

李久兰与当年抗美援朝战友合影
尽管经历了战争的残酷,但李久兰一直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她一直心怀祖国,一直坚信能够战胜敌人早日回到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