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项目“牛鼻子” 荆州市打造旅游转型新引擎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荆州社会 正文 来源: 荆州日报 时间:2019-02-17 11:49
如果认真勾勒荆州文化旅游发展版图,项目建设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荆州关公义园、楚王车马阵、九老仙都等风情别样的人文景区,到松滋小南海、洈水汽车露营基地、洪湖金湾花海等生态景区,再到悦兮半岛、曲尺河温泉、海洋世界等休闲景区……近年来,我市深耕旅游资源,一处处历经沧桑的名迹焕发着新颜,一批批新奇而又富魅力的新景点涌现,让全市旅游框架不断充实。另一边,大鳄进驻,投资120亿元的荆州华强方特文化主题园、投资7.8亿元的楚国八百年城市公园、投资30亿元的荆州园博园等项目落地荆州,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将我市旅游发展画卷不断延伸。 2018年,我市旅游项目完成投资额71.75亿元,位居全省之首。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一个个景点建成营运,旅游产业发展再掀巨澜。从市到县,从乡到村,从文化名城到美丽乡村,全域旅游稳步推进,旅游产业迎来井喷。2018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达4306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6.5亿元,增长21.7%。 科学谋划 夯实旅游发展“底盘” 楚国故都,三国名城。荆州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底气与自信,正来自于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荆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立足厚重历史文化,全面谋划产业项目,再现楚都风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突破性发展文化旅游业,高位推进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打造楚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相交辉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板块。 “吸引人,留住人”,市文旅委将此确定为旅游产业发展方向,聘请专业团队编制《荆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0)》,并以此为“施工图”,精准发力项目建设。我市根据“一极两中心”城市定位,打造“一心两翼、一带双组团”(一心即荆楚文化旅游中心,两翼即西翼大洈水健康山水度假区和东翼大洪湖红色乡情度假区;一带即长江文化休闲景观带;双组团即依托江陵、公安打造都市近郊休闲农业组团,依托石首、监利打造长江故道湿地生态组团)的全域旅游格局,形成以纪南文旅区和古城文化旅游为中心,以洪湖、松滋生态旅游为支撑,以瞿家湾、周老嘴红色旅游为特色,以荆州区乡村十里画廊、石首桃花山等乡村旅游为网络的旅游业发展格局。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全市旅游规划的不断完善,让旅游企业吃了“定心丸”,为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夯实了“底盘”。 招大引强 重大项目“遍地开花” 楚都大道东北方向,“要欢乐,来方特”的大型广告字样已被高高挂起。走进项目内,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塔吊巨臂挥舞……作为湖北省招商引资最大的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现场展现出的活力让人倍感振奋。 荆州·华夏历史文化科技园是荆州华强方特的一期工程。目前,园区面貌已基本成型,“九州神韵”“熊出没”“神州塔”等11个主题场馆主体施工及装饰工程已完成,园区内、外环路已全面贯通……这个被誉为“东方迪士尼”主题园芳容已现,今年开园迎宾后,将成为传播楚文化、华夏文化的重要平台,荆州未来文化旅游产业的新亮点。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除深圳华强外,一批行业翘楚、实力先锋企业瞄准荆州,鄂旅投一面推进荆州中心城区关公义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一面向洪湖、松滋、石首、公安辐射,洈水体育旅游特色小镇、洪湖环湖绿道项目已相继开工;西安曲江投资20亿元建设楚王宫,再现楚国鼎盛时期的繁华与辉煌;中建三局投资18亿元建设岁时湾二十四节气小镇,打造中国唯一节气文化旅游度假产业品牌。 如今,从城区到功能区、到各县市区,荆州处处可见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热潮。据市文旅委规划产业科负责人介绍,2018年全年开工建设项目达57个,其中,市级重点项目52个、县级重点项目5个。全年我市旅游项目完成投资额达71.75亿元,居全省前位。 项目建设为旅游业发展积蓄新动能。荆州海洋世界小梅沙海洋馆、松滋稻谷溪城市湿地公园、洪湖金湾花海等一批项目的竣工迎客,让荆州今年元旦小长假的旅游成绩单再次刷新,共接待游客67.3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20.62%。 一组组鲜活生动的数字,一个个群众相继点赞的项目,一幕幕推动发展的拼搏镜头,是荆州奋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的生动实践。 高效推进 筑牢文旅发展根基 没有项目支撑,就没有发展后劲。 为进一步推进项目落地生根、加速建设,市文旅委召开多次项目督办会,并印发了《关于做好旅游项目建设推进工作的通知》,针对重点项目,实施领导包保制度;针对项目建设,实施联络员制度;针对项目服务,实行秘书工作制。同时,将旅游项目建设情况纳入各县市区年度旅游工作考核评分体系,并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予以增加考核权重。 为了解决项目遇到的瓶颈难点,推动我市旅游业转型升级,2019年,我市将围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投融资模式等实际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思路,坚持用创新的办法破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题,通过抓招商、强项目,努力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把一项项目标落到实处,筑牢文化旅游发展根基,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 在项目推进上,根据“一城三区、一区多园”的建设布局,按照“一年全面启动、三年干出形象、五年基本建成”的工作目标,全力推进纪南文旅区建成以楚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同时,支持荆旅投、文旅投、沙市区、荆州区、松滋市、洪湖市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落地建设。 在文化旅游投融资模式上,探索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导向、社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为依托的多元投入机制。采取BOT、TOT等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采取PPP等模式投资建设和运营旅游项目。 在招商引资上,创新方式,强化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平台招商、互联网招商,紧盯行业龙头企业和知名企业,争取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新项目孕育新希望,大项目预示大发展。站在新的起点,我市正进一步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项目优势、产业优势,用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生根,厚植起全域旅游发展、构建旅游目的地的强大优势。(记者 伍丹 通讯员 彭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