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荆江畔的砂石“摆渡人”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荆州政务 正文 来源: 荆州电视台 时间:2019-02-21 19:53 -纠错
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胡威虎)禁止非法采砂,也是长江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用砂却是城市建设的刚需,怎么样解决“用砂荒”,成为开展打击非法采砂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去年10月起,荆州尝试将长江航道疏浚的弃砂再利用,长江上从此有了一群砂石“摆渡人”。 清晨六点半,天还没亮,在长江太平口段航道上,一艘疏浚船正在和一条弃砂接驳船对接。 已经开了20多年疏浚船的吴攀,现在要多一项工作,就是把过去抛向深水区的泥砂,吸抛到接驳船上,两艘船之间配合非常重要。 工作环节增加了,疏浚的进度却仍要保证。因为疏浚需要封闭航道,所以吴攀他们必须争分夺秒。眼下是长江枯水期,也是疏浚的黄金期,对吴攀和同事们来说,别说回家过节,就是按时吃上一口饭,也不容易。 接驳船将疏浚砂运送到码头后,经过沉砂、晾晒、堆放后,就会按市政工程的施工计划运输到建设现场。因为“砂子”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为了确保这些砂石不被高价转卖,监理队的工作要很细致,他们要不定期的随机选择车辆进行跟车。 跟车的工作没有什么时间规律,闫显鹏和同事只能住在码头旁的宿舍,随时出发。闫显鹏和队友们的坚守,是因为有人正渴望着这些砂的到来。 在荆州市第一条快速路——复兴大道的项目现场,现场总指挥张忠荣张罗着把刚运来的砂堆放好。 没有砂,张忠荣负责的复兴大道建设,就成了无米之炊。而就在张忠荣“等米下锅”的时候,疏浚弃砂解了燃眉之急。不仅供应量有保证,价格还比市面上便宜一半。 截至目前,太平口航道的疏浚砂已经上岸近80万吨,其中超过一半用于荆州市318国道改扩建、荆州民用机场等重点市政工程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