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中士
 
- 积分
- 360
IP属地:湖北省天门市
|
发表于 湖北省天门市 2019-2-24 19: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恶魔伤口 于 2019-2-24 22:23 编辑
我也跟风说一下图纸细节,可能有些位置不太熟图也模糊会说错,各种情况实际上论坛里平时都讨论过了。主要说与天门有关的部分:
方案1:红色粗线,这个方案特点是线路顺直距离短,汉川天门几乎成一条直线,荆门境内角度也不大,湖北日报及各级媒体公开报道,是省里多次去铁总充分沟通后的主推方案,也是对天门最有利的需要极力争取的方案。方框箭头标示内容 “南线方案”,下面的字太小又被挡住看不清了,只看到最后两个字是“沙洋”,在汉川东附近的地方有一根标示线下来,右下角的五排方框显示第3行红色字体,与第1行“汉川站址”合成一句“汉川??方案”。天门站址在汉北河转弯附近,线路从汉川东的直通线引出,经过天门城北设站过汉北河,石家河,佛子山,进入京山边界,又回到拖市多宝转向进入钟祥,过汉江进入沙洋,同时又有一根标示线引出四排方框,第1行“汉川至天门北”+第4行“的天门、沙洋方案”。
方案1变化图:红色细线,天门站址不变,天门东边似乎直接从汉宜铁路汉川站到汉川市区经过汈叉湖南岸过来,对应的标记线为右下五排方框第4行;天门之后向石河佛子山进入京山,擦过拖市进入钟祥过汉江,对应的标记线为左边四排方框的第3行“的荆门折中方案”,兼顾京钟沙的意思,是方案1的备选。
方案2:蓝色粗线,这可能是是地方的意愿方案,方框箭头标示内容 “北线方案,经应城 京山 钟祥”,与方案3的紫线在钟祥南可以互换组合,这个线路标示线在右上角,实在看不清,而引向左上角三排方框写的是第1行“荆门城北引入”+第3行"的天门、钟祥方案",可见确实是左蓝线+右紫线有个组合。
方案2变化图:绿色细线,为北线方案的云荆版,基本上是拉通京钟应云汉孝,若不中标则可迅速转化为云荆高铁勘测成果,而且不再去往荆门城南,与天门无关了。
方案3:紫色粗线,没有箭头方框标识,可能是设计院根据各方需求和以往设计经验布置的折中线,对应的说明标示线在中下的三排方框第3排,内容第1行“天门北站址”+第3行“天门荆门折中设计方案”,线路天门之前走向与方案1不同的是在汉北河天门东边的南北向位置过河,在天门九真附近设城郊站然后进入京山钟祥,并可以与方案2交换钟祥西的部分,这里的标示线引入左下方框第2行,合起来是“汉川至天门北”+“的天门钟祥方案”这个方案应该是天门城北站点的底线位置。
方案3变化图:紫色细线,注意紫色细线有两根,一根是方案3更北方过,对应的标示线是中间三排方框的第2格,同时,从汉宜铁路天门南站引出经江汉货运铁路开叉处到天门城南设一站(?)走开发区黄潭渔薪拖市再到沙洋站后与方案1一样进荆门,对应的标示线是右下五排方框的第5格。这个方案实际上是沿江高铁不设天门城(郊)区站,另修武天城际来补偿,而且云荆也还要,相当于四线并行,铁总和湖北会不会舍得这么下本就不知道了。其他值得注意的地方:
1武汉到天门之间的四个说明框,最右说明框是“汉江桥址”,指出三个过江点,右下说明框是“汉川站址”。有四项,但是其中有一个是利用原有汉川站天门南站的。中间下面的说明框天门北站址,只有方案3的两项,天门城区站与其他所有站都没有额外标识说明,原因不明。右上的说明框实在看不清只看到“汉川”二字。
2天门到荆门之间的两个说明框,下面是“汉川至天门北”方案的天沙、天荆、天钟 三种线路,上面是“荆门城北引入”方案的天钟和京钟两种线路。
3荆门西两个站址,无论北引方案还是汉天方案都是在东西向并入荆宜,而不是南北向并线;钟祥有绿蓝紫小红四个站址;沙洋有大小红两个站址;京山应城各有蓝一个站址;天门有红大小紫四个站址;汉川有三个新建+一个原有站址选择。
沿江高铁正式从规划图阶段进入方案图阶段,可以预见未来各种方案之间还会有额外的排列组合微调加入,真正的考验刚刚开始。仍然希望天门争取方案1成功,更快进入施工图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