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19-2-27 10:18 编辑
2019老河口域楚国丹阳暨伍子胥故里文化研讨会纪实之一考察丹水源尾老河之口 图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近年来因为老河口市关于汉水楚方城、荆阮、冥阨、连堤、苦菜遗址、丹水、丹阳、五十里楚国丹阳四至、丹江之南楚国云地梦地遗址、阴国古城、阴郢、阴林、楚国阴国与酂县阴县、破译霸王坟竹简文字发现鬻拳墓、楚文王墓、楚武王陵、伍子胥得姓祖地焦湾古焦祠遗址、洪山咀肖湾村鬼谷子王洞遗址、屈原故里屈家殿、特别是关于清华简《楚居》的勘误破译捋清楚国自北向南的迁徙路线等系列楚文化重大研究发现,引起中国地质大学伍颖教授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十年前曾经到老河口考察伍子胥故里的伍教授十年后的2019年1月8日再次重访老河口,抽出三天时间参加“老河口域楚国丹阳暨伍子胥故里文化研讨会”,实地踏勘考察老河口的丹水和丹阳、老河口博物馆藏的伍子胥故里碑及《光化县志》记载的伍举墓伍子胥故里地遗址。 一、伍颖教授实地考察老河口丹水源尾光化办事处拦马河汇入汉江口的老河之口 2019年1月8日中午,老河口市政协副主席韩静、文史委崔生田主任等政协领导在奥华大酒店迎来了如期而至的中国地质大学伍颖教授,欢迎午餐之后,十年未到老河口的伍颖教授坚持说中午不想到酒店去休息。因为下午三点后考察活动已经提前通知安排,不得已崔主任安排我在1-3点的空挡里陪同伍教授就近参观考察了老河口市拦马河社区的丹水二劈山西支流入汉江口的拦马河堤江段。这样我和伍颖教授就提前近三个小时正式开始了老河口楚国丹阳的考察之旅。 老河之口石雕(实景设计PS图)
伍颖教授与卧马先生考察老河口韩家巷丹水入汉江的拦马河段老河之口图文 中午汉江河柳树林段人很少,我与伍颖教授下到河堤下的吊桥旁实地考察汉江河韩家巷拦马河河口江段,远看老河之口对岸的湖光山色。给伍教授拍完照一上堤,路遇几位吃过午饭到河堤遛弯的韩家巷的老人。我与伍教授随机与老人们攀谈了解拦马河地名的来历及拦马河上下游源流的历史演变。
左起:刘家军 韩必明 韩必祥 伍颖 李敦彦 与老人们简单的攀谈合影后,我详细的向伍教授介绍丹水拦马河的上游源流在清泉沟二劈山及老河“丹水”与大禹治水有关的历史渊源。
老河之口石雕设计图文资料(建议老河口立一块老河之口石雕)
参看:老河口名称来历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900d1f840102x7wx.html 明正德《光化县志》记载的光化县境之图中的汉江丹水交汇的老河之口图
丹水二劈山西支流入汉江口的老河之口拦马河江段卫星图 老河口地名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有汉江故道口说、汉江口等说,从历史记载看老河口之名并没有多少年,从1701年的康熙40年河口新镇老街算起,从到现在仅300多年历史。建于1801年冬(嘉庆六年)的新镇老街上的老城墙距今只有两百多年历史。当代的老河口人只知道老河口在汉江河口,多数老河口人几乎都不知道老河口的老河在哪儿?不知道老河的老河之口在哪儿? 经过多年来实地考察老河口袁冲乡、洪山咀镇、孟楼镇、竹林桥镇、薛集镇、李楼镇、光化办事处等老河口境内的各乡镇各大水系,发现真正叫老河口名字虽然年代不久,但老河口的“老河”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夏代大禹治水、商周、春秋战国时代,至今已经流淌四千年未完全干涸断流。老河口的这条老河,源于丹江清泉沟、二劈山、小桥河在光化县治光化黉学李家沟以西拦马河江段汇入汉江的古老河流。
位于老河口市袁冲乡二劈山脉走向图
历史记载的源于老河口二劈山上游丹江清泉沟的丹水流域走向复原图
光化黉学明万历“儒学科甲碑题记”有“禹之渍”碑文图 关于汇入汉江的丹水拦马河可以为追溯到夏代大禹治水,“光化黉学”过殿东南侧明代万历“儒学科甲碑题记”有“唐虞、禹之渍”等关于唐虞和大禹治水的明确记载。上游从二劈山一分为二的丹水东西流域水系,符合二劈山地名外非常符合大禹劈山疏导分流治水地外,也与清华简《楚居》记载的楚王居“发渐”的发渐地相符。光化黉学明万历“科甲碑”就位于拦马河汇入汉江的丹水以北50米处,所以老河口这个关于“老河”的发现,可以将老河口的历史向前推一千多年外丹水水系流向与历史记载吻合,符合老河口光化县历史上命名酂阳和楚国丹阳的山水地理证据。 原来的老河口丹水拦马河段的河口很宽,丹水向南两里处的老河口水厂南侧的老城墙,就是抵挡丹水下游拦马河一带水患修筑的。张佳宾著《酂地春秋》记载“1801年(嘉庆六年)冬,新镇土堡告竣。堡长1366丈,高1丈5,堡门8座,上建敌楼,堡顶砖铺马道,大门铁叶包裹,总费银五万余两。城堡形成后,渐有人称新镇为河口镇”。《酂地春秋》记载的“新镇土堡”在今天老河口一水厂南院墙的老河口老城墙。土堡城防功能之外主要是为防御老河丹水拦马河方向的洪水。近代因为该段地势低洼经常遭遇洪涝灾害,近现代老河口老领导庞学诗在八十年代修筑了拦马河韩巷村南东西一公里防洪大堤,才彻底解决了水患。丹水主河道就在大堤以北的一侧。
二劈山西侧白果树沟的水流80年代被袁冲乡至大山寨的公路截断过去水流充沛另因二劈山下引丹大渠涵洞干扰影响了地下水系 图 向伍颖教授详细介绍了,老河口的老河拦马河:发源于丹江,是孟桥川上游清泉沟二劈山以西的丹水西支流。明清《光化县志》记载:二劈山:县北四十里,自洞儿山发脉,山南土冈析为二支,绵延数十里,西支诸水由县治西入汉,东支诸水均由襄阳县清河入汉水.此山劈为二脉为大禹分流治水所留故名。老河口市拦马河段与汉江交汇口,即为《光化县志》记载县治西入汉的老河之口。经过实地考察伍颖教授对老河口的丹水流域丹水丹阳地老河口之名的由来有了身临其境的初步认识。 明正德《光化县志》光化县境之图中与汉江交汇的河就是发源于丹江的清泉沟二劈山的丹水西支流。从丹水流域和二劈山与云峰山马窟山走向看,丹水自登云寺马窟山开始转向西流,形成了一段几乎水平的东西流向的水系,丹水有了东西流向的区域,毫无疑问就有了丹阳之地的阳地。所以600多年前的明正德《光化县志》光化县境之图是老河口酂阳丹阳地的重要山水地理历史证据。 在老河口发现丹水、丹阳及大禹治水地二劈山,也是近年研究老河口袁冲古阴国、二劈山周围因为大禹治水得名的禹山、汤山、与大禹有关的禹家寨和纪念大禹治水的禹王庙、《禹迹图》中明确标注光化的大禹治水地研究、清华简《楚居》的“发渐”古地,系统研究明清《光化县志》二劈山名来历记载、及在二劈山东支流曾经发现上游古城至排子河为丹江故道小清河,发现二劈山西支流汇入汉江的丹水流域也是历史上的丹江故道。紧靠丹水的光化黉学万历年科甲碑题记中发现“唐虞和大禹之绩”,才发现老河口“老河”的悠久历史文化源流。 从拦马河汇入汉江的丹水有了关于大禹治水相关联的历史证据,称其为“老河”可谓名副其实。只是因为历史的演变地名的不断更替变换的原因,修公路建大坝等人为干预,使得曾经的大河之水变成了涓涓细流。现在的老河口丹水流域一条丹水流域分段命名,各段分别以拦马河、韩家河、李家沟、县河、通惠渠、张飞河、丹水、大河湾、小桥河、白果树沟、清泉沟等名字不断演变,以至今天的老河口人只知道老河口在与汉江交汇的河口得名,几乎没有人知道老河口有一条发源于丹江流淌四千年之久至今尚未干涸是因为大禹治水而形成的的古老河流。沿老河之口上溯找到了“老河”的源流,就等于找回了老河口的悠久历史。 很快结束了近三个小时的丹水汇入汉江的老河之口考察。欢迎继续关注以下的“考察老河口丹水之阳的楚国丹阳”篇。
2019年2月26日 于湖北襄阳 老河口卧马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