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小伙的面塑人生:揉搓捏蒸 面团变成艺术品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荆州社会 正文 来源: 荆州电视台 时间:2019-03-01 17:10
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孙颖 通讯员 朱晗 马志清)面塑是一种民间传统艺术,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现在,面塑艺术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重视。江陵县熊河镇的一位年轻小伙王淼,就是一位面塑手艺人,今天我们就跟随记者镜头,一起去感受王淼的面塑人生,听听他传承面塑文化的故事。 2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江陵县熊河镇滨江新村王淼的家中,刚一进门,王淼就给我们介绍起了他的面塑作品。 在王淼的工作间里,一件件精致的面塑作品,让人不禁感叹传统手工工艺的精妙。王淼还为我们展示了一件面塑作品制作的全过程。 一团面料在手中反复捏揉,同时用小竹刀灵巧地刻划,短短七八分钟,一只金黄、别致的俏皮小猪仔就呈现眼前。是什么让这个才刚三十出头的小伙,沉下心来钻研传统的面塑技艺呢? 面塑文化传承人王淼表示,因为从小对造型这方面就非常的爱好,感觉做一件作品就非常有成就感。 如果说灵感是创作的源泉,那么勤奋便是支撑王淼创造精品的关键。王淼告诉记者,他经常加班加到一点钟,有时候为了做一件作品,就忘记了时间。 每当创作遇到瓶颈和困难时,王淼都会查阅相应的文献资料,从中汲取营养。 从事面塑行业十多年,王淼深知,面塑制品不转型是不能得到市场认可的,凭借着在外闯荡、学习的经历,他让自己的面塑制品更加多元化。 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去年8月份,王淼的面塑项目成功申报第六批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今年正月十五举办的江陵县民俗展演上,面塑技艺也首次走上舞台,向全县人民展示该艺术的独特魅力。大众的喜爱更坚定了王淼传承手工技艺的信心和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