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评论:刷屏新时代,荆州文创擦亮能见度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荆州政务 正文 来源: 时间:2019-02-18 11:03 -纠错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非常关注)1月28日,拥有88家会员单位的荆州市文化创意协会举办了“牵手文创,追梦荆州”2018主题年会,让人感受到荆州文创事业的春天扑面而来。 在党和政府重视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荆州市文创方阵研究产业思路,制订发展规划,结合荆楚特色,讲好荆州故事,推出文创产品,擦亮荆州品牌。荆州文化创意产业,已然成为“了解中外文创、交流文化思想、寻求合作共赢、探索荆楚文化市场化路径的重要平台”,成为新时代文创者集结地,业态集聚地,产业融合地,跨界发展新高地。 没有知识,就没有知识经济;没有文化,就没有文化产业。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有资料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增速世界第一,文化产业规模世界第二。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在世界文化市场中,欧盟和美国占80%的份额,中国仅占4%左右。文化产业收入在本国GDP中占比,美国占比25%,日本占比20%,欧洲和韩国占比大于15%,中国占比则在个位数,差距明显。 常言,越是地方的越是中国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守着2700年建城史的荣耀,守着“天下荆州”这块金字招牌,当代荆州人何其幸运,又何其责任重大。散落在市井巷陌里的绝活妙艺,隐没在荒草古冢间的史事钩沉,散发着荆楚文化光芒的符号元素,都需要楚人后裔在文化自信旗帜下精心捡拾,一一化作显性的装饰品、民用品、实用品,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时代活力。在荆山楚水间、在古风今韵里,渗透中华文化的血脉,传承荆楚文化的基因。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曾说:“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因此,文化是每个国家独有的年轮,是每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面孔。 客观地说,荆州文创事业经历了许多“等”:我们的规模还不大,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创企业还较少;我们的市场占有率低,知名度大、附加值高、消费者认可的品牌还不多;数个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特色还参差不齐;原创设计、企业孵化和产业服务功能有待深化;产业政策还需进一步深化完善。集群效应偏弱,意味着市场效应乃至品牌效应不够,距离占比本市GDP5%的目标显然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文创协会成立年余,渐入正轨的是文创集聚区,初具雏形的是产业增长点,开始发力的是从投石问路到逐鹿天下的文创产业和亮剑意识。 当然,坚持市场导向,还需加强政策集成,强化共建共享,还应墨痕力透楚魂。依据荆州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以市场化、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为导向,以影视、广电节目制作、演艺、艺术品、印刷、发行、新媒体、游戏动漫等产业为支撑点,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挖掘、保护、发展中华老字号等民间特技特艺,让荆州特色更“特”,让荆州优品更“优”,让荆州创意更“创”。 对标先进地区,学习优秀做法,打造信息发布平台、数据统计平台、人才培训平台、产品(项目)展示平台、投融资平台和专家咨询平台等,提高服务能力,需要我们循序渐进,需要我们推进有度,需要我们实施得法。刷屏新时代,需要我们擦亮荆州文创“能见度”。 挽袖文创争作为,满城楚韵始流芳。文化长江,魅力荆州。厚植楚风之根、诗词之叶;筑就楚韵之所、文化之城。跑好伟大复兴的接力棒,激发活力、提升能力、释放动力,我们就一定能看到荆州文创事业的亮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