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7046|回复: 6

[网友原创] 我的放牛生涯

  [复制链接]
来自
山西
精华
3

15

主题

73

帖子

109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09

IP属地:山西省吕梁市

发表于 山西省吕梁市 2019-4-13 17: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约八岁的时候,我父亲从生产队领回来一头小牛犊,交给我喂养。小牛犊和小孩一样,一岁左右就要断奶,就得离开牛妈妈,因为牛妈妈的“产假”已经休满,必须去干活了。小牛犊很是可爱,也很温顺,在它的鼻子那里插上一根木栓,系上一根绳子,然后就可以牵着它到外面去吃草了。牛的鼻子那里插上一根小木栓,肯定是很疼的,要不然牛不会顺从人的意志,跟着人往前走了。小牛犊一边吃着草,一边东张西望,还一边叫唤,我知道它在呼唤或者寻找它的妈妈。牛妈妈如果在离它不远的地方干活,听到小牛犊凄凉的叫声,也时不时回应它,但它没有能力来解救它的孩子,因为它自己更可怜,拉着沉重的犁耙,正亦步亦趋艰难的向前走着。真是母子情深,遥相呼应!这个时候,如果放牛娃不抓紧绳子,小牛犊就会沿着牛妈妈的声音,飞奔而去。尽管放牛娃时时警惕,小牛犊挣脱绳子跑到牛妈妈那里去温馨一番的时候也是有的。当小牛犊找到牛妈妈时的那个场景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点催人泪下!什么叫舔犊之情,真是一目了然。是人太残忍了,硬是把它们母子分开,虽然谈不上天各一方,但见面也比较难,都受到那根绳子的约束和控制。时间一久,随着小牛犊慢慢长大,它与牛妈妈的感情也渐渐疏远了,后来各自有自己的主人,各自干着自己的活路,几乎都不认识了,也似乎渐渐淡忘了母子之情。
       开始放牛的时候,我是不敢骑在牛背上,怕摔下来,同时我也爬上不了牛背,因为我只有八岁左右,加之营养不良,身材矮小。于是我父亲把我抱到牛背上,我骑在牛背上,两手死死地抓住牛的鬃毛还摇摇晃晃,心惊胆战。父亲跟我说,牛还小,不能长时间的骑在它背上,这样,它就会伤力的;一旦伤了力,牛就和人一样,身体就不会长的很壮实,干活就没有足够的力气。时间一长我就借着田埂的高度,上下牛背自如了。
       解放后,战争的硝烟散去,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社会也进入了生育率高的时期,与我同时代的,或者年纪相差不大的半大小子,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二十个。生产队没有农业机械,耕田耙地都靠牛来完成,牛是农村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记得初中的时候,我们有一门课叫做《农业基础知识》,书上有一则毛主席语录。毛主席是这样说的:牛,它是农民的宝贝。毛主席说得真不错,牛的确是农民的宝贝。在农村,耕田耙地、碾谷等等都是靠牛来完成的,没有牛,什么也搞不成。我对牛有感情,了解牛的习性,是因为我放了几年牛的缘故。现在看《动物世界》,我一看到非洲狮子残杀野牛,我心里就很难受,一看到非洲野牛组团大战狮子,把狮子追赶得东逃西窜,我就很开心。但是,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狮子,绝大部分都是能够战胜野牛的。
       放牛是可以得工分的,当然喂养大牛和喂养小牛所得的工分是不一样的,喂养小牛好像是每天2分工,也就一毛钱吧!因为我们那一带成年劳动力一天可以挣1个多公分,大约0.5元——0.7元左右。一般来讲,放牛的家庭都是人口多,劳动力少,小孩或者老人放牛挣一点工分,以弥补家庭劳动力的不足。
      每天得起早去放牛,同时还要上学。把牛喂饱后,自己回家草草地吃完饭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时间一长就形成了规律,每天如此。中午放学回来就把牛拴在草多的地方,让它自己吃草,或者牵着牛到水草丰盛的地方去吃一会儿。似乎历来中午牛吃的就不是很饱。下午放学后,当务之急就是去放牛,天一杀黑,牛也吃饱了,披着未尽的晚霞,我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不紧不慢的回家了。我不会吹笛子,如果会吹,横坐在牛背上吹着竖笛,悠扬的笛声传遍田野,那必定是一副最自然的牧牛图了。
       放牛虽然不是很辛苦,但不论刮风下雨,还是赤日炎炎,都得去放牛,所以也很烦,就像一个枷锁每天套在脖子上,帅也甩不掉,挣也挣不脱;如果我要到很远的地方去玩,那根本就不可能。当然放牛也有很多的乐趣。牛在地上吃草,一群放牛娃就在一起玩耍,无拘无束,无忧无虑,有时候大家聚在一起讲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者看过的电影,玩得无聊就打架,胆大的就去偷地里的东西吃,比如红薯、菜瓜、香瓜等等。放牛娃被人投诉的事情时有发生,一是投诉放牛娃没有把牛看护好,破坏了老百姓的菜园子,再有就是投诉放牛娃偷了老百姓的瓜果等等。被投诉的结果可想而知,就是挨父母一顿臭骂,有的甚至挨打。我被投诉过两次,都是说我不仅偷了别人的香瓜,还毁坏了人家的菜园子。但这两次我都是冤枉的,是被别人陷害了的。那两个投诉我的人至今尚在,都是80多岁的人了。我一直想找一个机会,跟这两位老人去解释一下,但我怕人家说我大事做不来,小事耿耿于怀,没有出息。我至今记得那两家农户的主人怒气冲冲跑到我家里来找我父亲评理,还要把我拉去他们的菜地里查看现场,让我在事实面前低头认错的情景。我父亲没有说话,我也是有口难辩。到底是谁陷我于不义呢?我至今也没有搞清楚。最后这两家农户主人回去之后,我父亲也没有揍我,因为我小时候看得很重,有点娇生惯养。回想我的一生,我是一事无成,都与我的成长经历有关——娇生惯养。娇生惯养的结果,就是性格张扬,任性,刚愎自用,得理不让人……这可是做人做事的致命弱点啊!当然这是后话。放牛娃除了打架,偷瓜果,其次最好玩的就是骑牛赛跑。骑牛比赛有点刺激,一不小心就被牛甩下来了,尤其是在牛拐弯的时候。放牛娃被牛甩下来是很伤自尊的,当然会引得其他人哈哈大笑。伤了自尊怎么办?就是找牛出气,把牛拴在树上,狠狠地抽上几鞭子,除此没有别的办法。真是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这哪是牛的问题呢?完全是自己的的骑术不到家嘛!
       公牛喜欢打架,往往斗得死去活来。母牛很少有这种情况。两头喜欢打架的公牛一定得保持距离,不能在一起放养,否则打起架来是很难拉开的,除非其中的一头牛不敌对方,中途败下阵来,否则就是难解难分,只有用火烧。用火烧的办法不知是谁想出来的,具体办法就是在两头牛瞪着血红的眼睛聚精会神铆足了劲斗架的时候,把一捆稻草烧着后,猛地丢在两头牛的头上,牛被烧得受不了了就各自跑了。切记一条,牛是有记忆的,曾经斗过架的牛,如果一直是不分胜败的,千万不要让它们再见面,更不要让它们狭路相逢,否则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又要上演一场火拼的大戏了。有的牛和人一样,也是一根筋,不服输,明明技不如人,也是果勇不顾、临敌力战,拼死一搏,因此被对方活活斗死的牛也不少。有的牛即使没有当场斗死,回去后不吃不喝,几天后就慢慢地死去了的情况也有。这可能是牛大伤了元气的结果。生产队为了防止这种悲剧发生,往往对这两头“生死冤家”的使用价值进行一番评估后,卖掉其中一头,从此战火也就熄灭了。我们是小孩,没有站在集体利益的高度考虑问题,喜欢看别人的牛斗架,当然是站在老远老远处,以防被牛逃跑时踩伤。可大人完全跟我们考虑的不一样,他们担心的是牛斗架时受伤,不能耕田耙地,影响农活。如果自己放养的牛斗架受伤了,那是要挨大人训的,因为放牛得了工分,就应该有责任心,就应该避免这种事情发生。牛有记忆还有一个证据,每天下午到了我们放牛娃放学的时候,牛就一边干活,一边东张西望,看我们这群放牛娃来了没有。我们如果来了,它就可以卸下沉重的犁耙下班了。当我的牛看见我背着书包朝它跑来的时候,它就自然而然地停止干活,任凭别人怎么抽打它也无济于事,它就是不往前走了。
       我的小牛不到三岁就长成大牛了,和人一样,它也有了逆反心理或叛逆的性格,越来越不听话了,有时候它还发脾气,甚至用角触人。其实牛还是有头脑的,如果我想骑到它背上,只要我站在牛头旁,把脚一伸,它就会把头歪过来,让我踩在它的角上,它一抬头,我就顺势爬上牛背上去了。但是,当它饿得慌,狠命吃草的时候,如果我要骑上牛背,它把头歪过来的时候是很不情愿的,而且从鼻子里喷出一股气,这也就是大人们所说的“牛愤草”,就是愤怒的心情的表达。作为它的主人,我应该理解它、原谅它,它干了一天的活,又累又饿,我还要骑到它的背上去,它发点脾气也应该,人畜同理嘛!我放了差不多四年的牛,后来我就去街上读初中了,我也解放了,那头牛好像是交给我的弟弟去喂养了,还是交给别人了,我也记不起来。1977年冬天我从武汉念书回来后,还问过的那头牛的情况,想去看看它,看它是否还认识我。父亲告诉我,因为它喜欢触人,为了防止意外,生产队把它卖了。我想,卖了不用说,就是给牛贩子杀了。我觉得有点可怜。真是:犁地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我的这头牛说起来比这还可怜,没有等到“卧残阳”的时候就给人杀了。牛的命真是苦啊!
       生产队的一些相对有文化的人,不仅爱给人取诨名或绰号,也给牛取绰号。我喂养的那头牛的绰号叫着“酱萝卜”,因为它喜欢打架,调皮捣蛋。这个名字取的很贴切,很形象。另外别人家有一头牛叫做“王孙公子”,那头牛比较老实,比较温顺,任劳任怨,有点谦谦君子之风。
       我惊奇的发现,牛的脾气性格和它的主人有一定的相似性,我喂养的那头牛的性格多多少少受到了我的影响。反正小时候我是很捣蛋的,我的那头牛也很捣蛋,一有机会就打架,有时候还用牛角触人。
      毛主席曾经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句话真的是千真万确啊!靠耕牛根本不可能完成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耕作任务,牛只是小农经济时代的重要的生产资料。现在各种型号的农业机械取代了牛,牛已经完成了它的艰难的历史使命,把农耕文明带向了机耕文明。牛随着犁耙等工具一起被载入了历史史册。
      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像蜜一样甜,幸福快乐,吃穿不愁,充满阳光,比起我们的小时候,真是天壤之别啊!他们幸福快乐也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我们不希望他们像我们从前一样,栉风沐雨,起早贪黑去放牛。他们应该乘时代的列车与时俱进,有他们新的生活,是我们所从未经生活过的新时代的新生活。这就是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更是我们的愿望!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中国小龙虾之乡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1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发表于 湖北省潜江市 2019-4-18 09: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徐李的放牛娃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西
精华
3

15

主题

73

帖子

109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09

IP属地:山西省吕梁市

 楼主| 发表于 山西省吕梁市 2019-4-18 16: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李的老头子 发表于 2019-4-18 09:25
我也是徐李的放牛娃出生

怎么样?写一点放牛有趣的事情,大家交流交流如何?我是记功村的。我就叫侯学义,真名真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西
精华
3

15

主题

73

帖子

109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09

IP属地:山西省吕梁市

 楼主| 发表于 山西省吕梁市 2019-4-24 11: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按说跟我六十多岁放牛长大的穷孩子应该不少,大家或多或少有点体会。为什么不写出来,大家交流交流呢?我不明白。也许有的人是年纪大了,知识都荒废了,也许有的人电脑玩得不好。这个不勉强。不想写自己的体会,也可以,看看别人写的也行。其实人生很短暂,回忆过去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会使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态好,心底就善良,脸上就会有笑容。脸上有了笑容,笑容满面,笑容可掬,有的还笑靥如花。这样就能延年益寿。即使老了,脸上的皱纹也会显出你的慈眉善目。善良的人,一定常怀感恩之心。感恩身边曾帮助过自己的人。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除此之外,重要的是忘记过去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删除那些不该保存的记忆;翻开新的一页,仰天大笑走完最后的人生旅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0

主题

1

帖子

10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0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发表于 江苏省苏州市 2019-5-16 13: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在论坛看到您的文章,觉得非常有年代生活气息,我想将您部分文章做编辑发在我的自媒体上,同时署名您的著作权。当然我也会按照市场全文千字/10元的转载编辑费用付给您,期待您的回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18

2万

主题

59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0864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4-6-5 23: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顶一下。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