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对中医这一国粹的认知度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其作为追求健康的首选。中式体检,这颗中国古老养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作为中医诊疗最基本的入口,也逐渐被现代人所熟知。 时代瞬息万变,企业优胜劣汰,每个人都像不停旋转的陀螺,在压力的夹缝中谋求一丝生机。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疲倦乏力、头晕头痛、两眼干涩、失眠多梦……躯体已经爆发出强烈的不满,但却检查不出异常指标,长此以往,极易诱发重大疾病。中式体检恰恰可以填补现代医学不能覆盖的“空白地带”,找到症结所在。 中式体检的根本目的是“知未病,治未病”。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特别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其中“未病”的概念就包含上述种种不适症状。受检者虽呈现出阴阳失调的状态,但尚未达到已病的标准,处在健康与已病之间的临界点上,稍有波澜,天平就会往已病方向大肆倾斜。中式体检可以通过症状更详尽地告诉你会有什么潜在隐患,把疾病消灭在未病阶段,最终实现“不医而治”的境界。 中式体检非常强调人体的整体性,更注重研究患病的人。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器官、组织之间都是联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未病有可能萌生在某个具体的部位,但病因却是来自不同的部位,因此会影响全身整体的系统功能。所以在体检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局部,又要兼顾整体,让受检者自我感知症结所在,再结合季节、气候、情绪等多方面因素,针对症状成因进行专业分析并提出个性化调养建议。 中式体检是有温度的。在整个体检的过程中,受检者的身体绝不会被冰冷的仪器碰触。虽然中式体检无法将体内的脏器透过先进仪器看得清楚,但作为唯一一种无需禁食、无创伤、无辐射、无副作用的体检方式,它更充分地表达了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先通过问诊,观测五大脏器的健康程度,再借由触诊确定症状及成因,从而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中式体检养身亦养心,受检者可在熟睡中完成体检流程,从第一次到每一次,都给予最熟悉的触碰。 中式体检没有量化标准。现在很多受检者都存在一个共同的误区:体检指标正常身体就是健康的,体检指标异常身体就是有病的。众所周知,体检出来的数据和指标只代表体检时那一瞬间的身体状况,它是死的,是静止的,即便是同一位受检者,饮食前后、运动前后身体指标都会有所差异。中式体检在指标量化上似乎有些捉襟见肘,它更倾向于经验医学,强调人的动态平衡。 随着社会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患者逾2.6亿人,“后备”力量多达6亿,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5%。能否阻止慢性病“井喷式”爆发,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兴衰。中式体检可以从根本上预防慢性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安全的威胁。 传播祖国传统文化,振起千年国粹精华,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